鱼创意画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4-05-24 作者:Trick

通过一份完整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通过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鱼创意画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鱼创意画教案优秀8篇

鱼创意画教案篇1

设计背景

春天,孩子们来到常熟尚湖边的景秀园春游。景秀园灿若朝霞的桃花、会说话的八哥、惟妙惟肖的猴山与象雕,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角色游戏中,带着娃娃一起去春游成为他们的重头戏;在自由活动中,总有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谈论春游里的点点滴滴。看到孩子们如此意犹未尽,我想到了设计这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表现春游的经验,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出开放的桃花和花苞。

2.回忆快乐的春游,并能画出流畅的线条代表旅游线路。

3.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增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到景秀园春游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1)春游和桃花的'ppt,视频仪。

(2)人手一张背景图:左下角是符号小人,在背景图上有四处已经画好的景点:一是石象,二是猴山,三是小河,四是八哥,另有一个较大圆形,里面画着桃树的树枝。

(3)勾线笔,粉红颜料盆,抹布。

活动过程

1、谈话。

师:小朋友,今年春天,我们到哪里去春游的呢?

幼:景秀园。

师:你在景秀园看到了什么好景色?

幼:我看见石头做的大象,有象妈妈,还有象宝宝。

幼:桃花。

幼:景秀园里有小河。

幼:还有一只会说话的八哥。

播放ppt,引导幼儿讲述典型景点,进一步梳理幼儿的春游经验。

(点评:绚丽多姿的生活是幼儿活动的源泉,当活动开始于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陶醉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梳理.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2.观察桃花。

师:我们还在景秀园看到了美丽的桃花。桃花是什么样的呢?

播放桃花ppt,请幼儿观察讲述,老师可根据幼儿回答加以提示。

幼:桃花是粉红色的。

幼:桃花长在树枝上,很多很多。

幼:有的桃花大,有的桃花小。

师:为什么有的桃花大?有的桃花小呢?

幼:大的桃花已经开了,小的桃花还没有开。

(点评:引导幼儿对桃花进行观察,发现、欣赏桃花的美,让幼儿发现有的桃花已经开放,有的桃花还是花苞,是接下来进行绘画环节的基础。)

3.学习点画桃花。

(出示背景图。)

师:瞧,这里就是景秀园,有石象,有猴山,有池塘,还有会说话的八哥鸟呢!咦,这里的桃树怎么没开花?我们自己来画吧!

讲解示范桃花的画法:

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伸出食指,沾上粉红色,这边点一下,那边点一下。

师:颜料没有了怎么办?

幼:再蘸一点颜料。

师:刚才我用食指画了开放的桃花,现在我想画小小的花苞,该怎么办呢?

幼:用小手指。

师:(一边示范画花苞一边讲解)伸出小手指,沾上粉红色,这边点一下,那边点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在画桃花的时候,桃花要开在树枝上,要让桃树开满桃花。画完后,擦干净小手。

(点评:在讲解示范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想出了用两只手指分别画出开放的桃花和花苞.并用儿歌化的语言来讲解自己的绘画过程。这一方面给予幼儿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让绘画变得更兴致盎然。)

4.幼儿点画及简单讲评。

幼儿点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让桃树开满桃花。画完后,擦净小手。

请几名幼儿找出你喜欢的桃花,并说说为什么。(点评重点:桃花有没有开满整棵桃树。)

(点评:在讲评环节,老师能引导幼儿围绕重点来进行讲评.避免了讲评分散的现象,使活动主题紧凑、集中。)

5.逛景秀园。

师:桃花开出来了,景秀园真漂亮,我真想再逛一下景秀园。瞧,我出发啦!

老师示范从自己的符号小人开始,用勾线笔画出游览的路线,每游一个景点就绕着它画一圈。

师:你们想再逛一下吗?请你来逛一逛吧!

请幼儿自己来逛景秀园:线要连起来,这样才能看清楚你逛的路线;你想到哪里先逛就到哪里。

师:你是怎么逛景秀园的呢?请你把你怎么逛景秀园的,看到了什么,介绍给好朋友和客人老师听。

请幼儿向客人老师和好朋友介绍自己逛景秀园的路线。

鱼创意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欣赏过彩虹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

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美丽的彩虹吧!

3.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同的背

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希望彩虹出现在哪里?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我们来一起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欢的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鱼创意画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新家装修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下水管,这是一种可以伸缩、弯曲、扭转的塑料管子,在伸缩的同时,还伴有不同的声音。职业的直觉告诉我,孩子会喜欢玩这根管子。于是,我就将管子带到幼儿园。当孩子们玩管子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对管子伸缩时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深深吸引他们的是管子变化的造型,因为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性和一般的积木不同,再加上不同造型的管子可以随意组合、游戏,孩子玩的非常自由。于是,我便将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管子造型上。

本次活动,让孩子在宽松、自由、合作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大胆利用管子进行造型并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让孩子在玩中自主学习,体验管子造型的乐趣。

二、改革的突破点

管子的多变性,给予了孩子很大的发挥建构想象的空间。

三、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玩管子的过程中,感受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点。

2、利用各种方法大胆的对管子进行造型并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

3、通过合作管子造型,感受管子多变的空间构造,体验合作和管子造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伸缩下水管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重现相关经验。

出示管子并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这种管子?

2、幼儿自由玩管子,感受管子伸缩、柔软、可变的特性。

(1)、提问:你是怎么玩管子的.?你让他变成了什么?

(2)、提升孩子玩管子的经验,总结管子的特性。

(3)、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类似管子特性的事物,加深对管子特性的认识。

3、幼儿大胆对管子进行造型并能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管子造型的想法。

(1)、幼儿自由对管子进行造型,教师观察。

(2)、请个别幼儿带着造型好的管子上来,让其他孩子猜。

(3)、同伴之间相互猜猜,我把管子

变成了什么。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的对管子进行合作造型。

(1)、讲解合作搭管子的要求。

(2)、幼儿自由组合,并商量要搭的东西。

(3)、教师将每一组的作品拍下来,通过电视大家一起来欣赏交流。

5、全体孩子一起用管子搭迷宫,并进行游戏,体验管子造型和游戏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可以将管子投放到建构区,让管子和其他建构材料一起搭建,也可将管子投放到科学区,继续探索管子的声音及特性,并做相关的观察记录。

鱼创意画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课件: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发表。

5、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活动结束。

防灾减灾班会创意教案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

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小百科: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防灾减灾班会创意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地震后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4、地震逃生游戏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防灾减灾班会创意教案4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懂 得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 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 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 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 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 、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 、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 地方玩耍?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 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 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 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 “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 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 1 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 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 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 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 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 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 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 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 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 具等。 )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 要走人行道 )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相应掌握一 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防灾减灾班会创意教案5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防震减灾、预防灾害活动使少先队员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1、少先队员们,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队员回答)

2、队员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_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_四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震后到_,还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的余震,比唐山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地质灾害的防御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体育场上课的,应立即停止上课,稳定队员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安全地带疏散。

5、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三、队会小结。

(略)

鱼创意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结合季节特征设计制作不同风格的服饰,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2.能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特色,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2.能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特色,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师:在上次的谈话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认为冬天因为天气变冷了就不能穿上美丽的服装,你们都同意她的说法吗?(幼儿讨论)

师:那我今天还请来了一位大班的小客人,你们瞧,她来了。(大班小客人和小朋友打招呼)“你们好!你们喜欢我穿的衣服吗?它既暖和又好看,让我在冬天也能穿得很漂亮!我很感谢设计这件衣服的设计师!”

2.引导幼儿观看秋冬季服装图片的投影,激发幼儿创作激情。

3.幼儿制作服饰。

教师提供模特脸部、手和鞋子的纸模以及彩色纸及制作工具,幼儿进行创作。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将幼儿作品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倾听幼儿对自己设计的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欢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相互介绍作品,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活动延伸:

将主题墙布置成“2009~2010《good baby》秋冬季时装发布”的主题,将幼儿设计的服装作品、设计理念、设计师照片(幼儿)张贴在主题墙上。

鱼创意画教案篇6

一、活动名称

向节日里不休息,辛勤劳动的人们问好。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关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节日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请接受礼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给孩子。(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节日过后,孩子将心意卡带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父母帮助完成。

四、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中班的主题活动《四周的人》,教育活动从孩子最亲近的父母长辈开始关心四周人们的活动,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我们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体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友好交往,愿意向他们学习。

鱼创意画教案篇7

活动主题:

感恩母亲,母爱永恒

活动目标: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及培养孩子用行动去表达对妈妈的爱,通过幼儿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祝福妈妈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开心快乐;送给妈妈健康一餐,给妈妈们一个温馨的健康提示等这些浓浓亲情的礼物,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活动时间:

5月7日—5月10日

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中班教师和幼儿

活动具体负责人:中班各班教师

具体活动内容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感恩母亲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活动。(5月7日)

各班教师组织孩子给妈妈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形式不限。

3、“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活动。(5月10日)

●事先在家与妈妈说说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自己更健康,并与爸爸一起查阅各种资料,鼓励孩子和爸爸在母亲节这一天一起动手制作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并和妈妈一起说说健康饮食,并祝福每位妈妈身体健康,青春永驻!希望家中每天都有健康一餐。

●组织幼儿画一张“绿色健康饮食食谱”作为送给所有妈妈们的母亲节礼物。

●将绘画作品在展板张贴,主题为:“送给妈妈的健康一餐”。

4、下午活动:集体歌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感恩母亲的歌,学说对母亲感恩的话语。

5、鼓励孩子在母亲节这天回家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说上一句感恩的话语。

母亲节只有一天,但爱母亲的心是永恒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备注:各班可以对一些活动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确,所以在进行讨论或提问时,尽量提供幼儿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动安排上,先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模样,再深入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再表达出来。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体验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成长。

鱼创意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观察星星、月亮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强烈对比的美

2、学习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星空的灿烂,感受色彩涂抹带来的快乐

3、尝试与同伴共同使用绘画材料,共享操作空间

活动准备:

1.图片"星空"

2.画纸每组一张,蜡笔每组一盒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图片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上有什么呢?"

1、师:"有个叫梵高的老爷爷喜欢看晚上的天空,还很喜欢画晚上的天空,我们一起来看看梵高老爷爷的画吧!""美吗?你觉得它美在哪儿?你看到了什么?"

2、师:"那画上什么最亮呢?

二、引导幼儿从颜色、线条上欣赏作品1、从颜色上观察作品师:"这幅画上有哪些颜色呢?什么颜色用的最多?你看到这些颜色有什么感觉?

小结:梵高老爷爷用了深蓝色、蓝色、黄色等,色彩很美,对比也很强烈,给人很不安、害怕的感觉。

2、从线条上观察作品师:"这幅画里有哪些线条呢?哪儿用了波浪线呢?还有一圈一圈的像什么?"三、引导幼儿整体感受作品师:"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四、 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星空。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梵高老爷爷画的星空,接下来我也请小朋友们来画画你想象中的星空"1、小组合作的方法师:"老师今天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画纸,这么多小朋友怎么在一张纸上画画呢?人多怎么办呢?

师:"对了,找空的地方画,一组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这幅画,看看哪一组的星空最美。"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师带领幼儿展示每组小朋友的作品并请个别幼儿说说画中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