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优质的教案应当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律动小游戏《各种爷爷》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歌曲中是三只猴子,那请你用自己的手指变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三根手指头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里跳?(床上)那小朋友平时在床上跳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蹦蹦床上跳)在床上跳很危险,如果我们想玩的开心又安全就在那里跳?(蹦蹦床)今天你们都想去蹦蹦床上跳是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出示蹦蹦床乐园图)
4、你看,一个蹦蹦床有几只猴子(1只)看到一个小猴子我们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床,幼儿跟音乐跳,
5、现在我们换个玩法,3个好朋友手拉手,听音乐跳
6、现在呀要给小朋友出难题了,那一只小猴子跳一下,现在要换种跳法,我想在第三个蹦蹦床里面住2只猴子,一只猴子跳一下,两只猴子跳几下(2下)幼儿跟音乐跳。
7、换不同颜色蹦蹦床乐园,让幼儿帮猴子去玩一玩,请2名幼儿自由发挥摆出不一样的图谱,并让他表演给小猴子看。
8、让幼儿自由选择那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旁边站好。请一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里的小朋友跟音乐跳,另一组当观众给他们打节奏,然后交换当观众打节奏(分组跳)
9、让幼儿跟音乐用手指表演三只猴子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ppt)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玩吗?好,那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玩一玩吧,边跳边带幼儿离场。
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体会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1、音乐《三只猴子》、《猴子爬树》。
2、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和一只猴妈妈;一张三只猴子在医院的图片。
3、幼儿每人一个猴子胸贴,三种颜色衣服颜色的各人数的三分之一。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乐学猴子爬树。
1、师:小猴子们,跟着妈妈一起来学爬树的本领吧。
2、带领幼儿听《猴子爬树》的音乐,有节奏地做爬树、张望、从树上下来的动作。
二、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
1、出示背景图小床: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引导幼儿说说床的功能:睡觉的。
3、出示三只猴子:床上有几只猴子?你猜它们会在床上干什么?
4、幼儿猜一猜。
5、师:仔细听,它们在干嘛?
6、老师边操作图片,边清唱第一段歌曲。
7、唱完后提问:(小朋友为什么笑呀?哦原来这首歌很好玩、很幽默的)
(1)你听到三只猴子在干什么?
a、引导幼儿学说歌词: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b、它们跳的开心吗?它们是怎么跳的?
c、师:我们一起来学小猴子在床上跳,看看哪只小猴学的像,还能听着节奏来跳。集体幼儿一起学学猴子跳一跳,老师清唱。
e、老师找出跳的好的动作,再清唱这一句,引导幼儿一起有节奏地跳。
d、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跳。
(2)发生了什么事?
a、引导幼儿学说歌词: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多请几个小朋友来说说这一句。
b、头上摔了一个包疼不疼?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会做什么动作?
c、集体幼儿学一学很疼的样子。
e、老师找出好的动作,清唱这一句,引导幼儿做摔一跤抱着头很痛苦的样子。
(3)妈妈看到小猴子摔到地上,它的心情怎么样?(很着急)
a、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个别)
b、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说了些什么呢?
c、幼儿说一说,老师再清唱:妈妈急的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并带领幼儿用着急地样子和表情表演妈妈的动作。
8、师: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听伴奏唱)
9、师:我们一起来边唱边表演这三只猴子吧。(听伴奏唱)
10、师:现在床上剩下几只猴子?它们有没有听妈妈的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1、老师边操作边清唱第二段。
12、师:它们听话了吗?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13、师:我们一起来唱唱两只猴子吧。带领幼儿听伴奏用手指表演唱第二段。
14、师:现在床上还剩下几只猴子?他会怎么办?
15、我们继续来听听。老师清唱第三段。
16、师:最后一只猴子怎么样了?
17、师:还剩一只猴子,我们应该怎么唱。带领幼儿听伴奏用手指表演唱第三段。
18、分角色表演唱:
(1)师:你们扮演小猴子,老师扮演猴妈妈,我们一起来表演,看谁唱得好,表演的好。
(2)提醒:看看先是穿什么衣服的猴子摔跤,第二只是穿什么颜色衣服的,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标记和哪只猴子是一样的,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
(3)第二次表演,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老师在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摔跤的小猴子就不能再跳了。
三、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1、师: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儿了?
2、出示在医院的图,老师清唱第四段。
3、你们觉得歌曲里的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4、老师用歌词总结: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好吗?
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歌曲中表现了小猴子在床上蹦蹦跳跳摔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以游戏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同时小猴子没有秩序的蹦跳,导致受伤去了医院,教育幼儿要懂得安全意识,。本节课采用了听觉、视觉和参与的方式,让幼儿在反复的倾听中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3.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若干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玩一玩。不过呢,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一听
提问:歌曲里都有谁?
2.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里到底有几只猴子?它们发生了什么事?(三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回答,教师出示歌词图片并朗读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
我们给这首歌曲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孩子们,小猴子也真是啊,干嘛在床上跳?(好玩)是啊,床上可好玩了,可是小猴子就是不会跳,跳的头上都起包了。
提问:那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
你们都想玩蹦蹦床的游戏吗?(想)老师知道有一个地方,在节奏游戏的王国里有好多不同的蹦蹦床,那我们今天就去那里玩一玩。不过呢,去那里玩的孩子都要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跳,你们会不会有节奏的`跳?(会)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1.播放《三只猴子》前三段音乐
教师讲解:跳的时候要有一定距离,有节奏的跳。幼儿听音乐尝试跳一跳。
教师小结:你们都会有节奏的跳,你们觉得你们的头上起包了吗?
2.播放《三只猴子》第一段
教师讲解:在这首歌里每句话有4拍,每一句跳4下,一拍跳一下。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ⅹⅹⅹⅹ︳,幼儿按节奏跳。
3.播放《三只猴子》第二段
三只猴子是三个好朋友,你可以和三个好朋友整齐的跳吗?三个好朋友一组,手拉手按节奏跳。︳ⅹⅹⅹⅹ︳
4.这个节奏你们全会跳了,现在更难了。我们换成这样。教师出示节奏卡片︳ⅹⅹⅹⅹⅹ︳观察xx这个一拍要跳两下,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师唱,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哪只小猴子想来试一试?(一人示范)教师清唱,谁愿意和他一起上来跳一跳?(跟音乐跳)
5.教师更改节奏型︳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6.幼儿分小组摆一摆,试着跳一跳,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各组摆出的节奏型,教师边弹边唱,幼儿按自己摆出的节奏型分组展示,其他幼儿伴唱。
教师小结:老师发现你们配合得很默契,小猴子要像你们这样跳的话,头上就不会起包了,因为你们会有节奏跳,才会比小猴子安全。
8.我们跳了那么长时间是不是感觉也很累了,想得起来这首歌是怎样唱的吗?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吧。(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三.听歌曲第四段,并学会演唱
孩子们,最后三只猴子去了哪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歌曲中是怎样演唱的?
1.倾听《三只猴子》第四段
提问:小猴子最后去了哪里?(医院)
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无聊、孤单……)
让我们带着小猴子的心情一起唱一唱吧。(师幼一起清唱)
四.安全教育
孩子们,你们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孩子们,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蹦蹦个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你们都是大班的孩子了,要学会保护自己。
好了,我们跳了那么长时间是不是感觉身体有点累了,让我们到外面去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吧。
活动反思
?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歌词通俗有趣,旋律简单,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在活动中,把形象的图词和图谱贯穿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学的更快更好了。在这个活动的节奏游戏环节中,分组展示节奏型的时候有个别孩子对自己组中摆出的节奏型跳的时候没有把握好,经过再次指导调整,孩子们跳的很有序、准确。在活动中穿插钢琴伴奏,使教学效果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合理使用钢琴伴奏,帮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掌握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三只猴子》教学挂图、音乐cd。
2、若干“包”(用红色即时贴剪成“包”的.形状)。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歌曲,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歌曲里唱的谁?有几只猴子?他们发生了什么?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前三段内容。
(1)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前三段的歌词内容。
教师可进行提问:三只猴子在干什么?后来怎么了?妈妈怎么了?叫他们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边指图片边唱出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
(2)看图片初步完整跟唱歌曲前三段,重点掌握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幼儿自己看图片歌唱(可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指图片边演唱)
(4)边玩游戏边唱歌,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掌握歌词。
引导幼儿用左手的三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念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中的一个手指,表示这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依次类推。
请三名幼儿扮演猴子,其他幼儿伴唱。当唱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在其中一只“猴子”头上贴一个“包”。
3、结合图片学唱歌曲第四段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现在床上怎么样了,猴子们到哪去了。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演唱歌曲第四段,幼儿跟唱2~3遍。
4、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内容。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扮演三只猴子,边唱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全体幼儿扮演“猴子”与教师一起游戏。可随机把歌词唱为“一群猴子在床上跳,猴子们的头上摔了一个包”。
三只猴子大班音乐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三只小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纲要》中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越来越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都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创设条件,让孩子能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达。只要是幼儿感兴趣、能自发参与的,都是在自主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过程,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或其他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
2、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师:要仔细听哦,这首歌是关于谁的?
3、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唱了谁的事?3只猴子怎么了?
(追问:到底几只猴子?他们在干什么?)
二、幼儿分段欣赏歌曲。
意图:尝试根据图示,初步跟唱歌词。
1、第一段: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一边出示ppt,一边演唱第一句: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2)、提问:接下去发生什么事了?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继续演唱第二句: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4)、提问:后面呢?谁来了?
过渡语l:哦~猴妈妈来了,
5)、播放ppt,师:妈妈急的大声叫,猴妈妈说什么了?
6)、教师播放ppt,演唱第四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过渡语:这是歌曲第一段,那第二段又说了什么?
2、第二段: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并完整演唱第二段: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3、第三段:
1)、提问:第三段几只猴子了?他怎么了?
2)、教师播放ppt,完整演唱第三段。
4、提问:刚刚一共唱了几段?
5、师:这三段都是在讲谁呀?那你们觉得歌曲的名字应该叫?
三、游戏导入:
意图: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很开心)那我们和小猴子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好吗?
2、请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跳跃。
3、师:我发现刚刚有几个小朋友跳的时候没有找准节奏,和小猴子一样乱跳的,所以头上也撞出个包来了,我们再试一次,这次我给你们一个节奏,请你们跟着我的节奏来试试好不好?
4、教师出示节奏谱,说清规则:每一句请你们跳4下,也就是一拍跳一下。我们来试试吧。
5、播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跟着节奏谱跳动。
6、师: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头上又撞包了,因为他没跟着节奏跳。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和你的好朋友,givemefive!
7、师:不过我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歌曲的名字是?哦~是三只小猴子一起跳的,但刚刚你们都是一个人跳的,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和2个好朋友一起跳)
过渡语:真聪明!但是有难度的,刚刚我们是一个人跳,现在三个人一起跳了,你们还能跳整齐吗?跳不整齐头上又要长包了。我们试试看?快,找好你的好朋友!
8、教师播放音乐,三位幼儿一组,合作表演。
9、师:你们这么棒,那我要加大游戏难度了,我们这次要这样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