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5-10-28 作者:couple

具有科学依据的教案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教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记录了教学实践的变化,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会用保护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初步理解"仿生学"的含义。(活动重点)

2、在交流、分享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基础上,能知道人类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活动难点)

3、萌发对动物奇特的保护自己方法的好奇心,体验探索动物世界奥妙的乐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利用保护色、盔甲、硬刺等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图片。

(2)动物和由其得到启示所发明物品的操作卡片,每两个幼儿一份:鸟、刺猬、公鸡;

飞机、叉子、乌龟、坦克、闹钟、鲨鱼、潜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活动,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家人都一起观察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怎样保护自己?(谁大胆起来说一下)

2、幼:我知道乌龟的本领,它遇到危险可以把头缩到龟壳里……

3、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幼儿所知道的动物出示相应的图片,师幼一起观察。

二、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1、教师分别出示(蝴蝶、青蛙)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蝴蝶和青蛙平时都生活在哪里啊?(花丛、陆地)它们会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呢?(身体的颜色)

师:宝贝们说的真不错,它们身体的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蝴蝶很漂亮,它身上的颜色飞在花丛中就像花儿的颜色比较相似;

青蛙身体上是绿色的,它在陆地上抓害虫时不易被敌人发现;

所以说蝴蝶和青蛙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利用保护色,用自己身体上的颜色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2、教师依次出示乌龟、兔子、刺猬等动物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可以用盔甲、逃跑、硬刺的方法保护自己。(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大胆发表见解)

3、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动物它们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动物油保护色,有的动物有盔甲、硬刺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通过联想、操作,知道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发明创造。

1、教师出示坦克图片,引导幼儿猜测这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并说出理由。师:宝贝们,它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乌龟)为什么?

2、再次出示潜艇和装甲车等的图片,让幼儿想象: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本领,人们可以发明什么?(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猜想)小结:原来在动物界中,它们有这么多的特殊本领啊!人们通过乌龟的硬壳发从制造出坦克,装甲车。蝶的保护色中发明创造了迷彩服,这样迷彩服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就不易被敌人发现了;

从青蛙游泳的姿势中,发明了蛙泳,成就了很多运动健儿的蛙泳技能。

3、幼儿每人一盒操作盒,盒里装有小动物和根据动物本身发明的物品,请幼儿帮它们配对,并大胆说明配对理由。

(公鸡-闹钟,鸟-飞机,刺猬-叉子)

小结:让幼儿理解"仿生学"的含义,人们看到了会飞的鸟,发明了飞机;

根据蝴蝶的颜色,发明了迷彩服;

根据刺猬坚硬的刺,发明了叉子;

这些发明创造都是模仿了动物本身特殊本领发明的,这种技术就叫"仿生学"。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动物的存在给人类很多启发,才能发明出这些对人们有用的东西。让人们的生活很方便、很快乐,我们也要爱护这些小动物。

四、引导幼儿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有特殊本领学习,结合"仿生学"的含义大胆猜想可以发明什么物品,并讨论交流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

1、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的特殊本领,除了这几种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可以启发人们发明什么呢?

2、师;

小动物这么有用处,那你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3、教师小结: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这么多本领,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们,保护它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不去伤害它们。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请幼儿在美工区将认识的动物及根据它们本领发明的东西用表征的方式画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己身体。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大的身体挂图

2、“我”的练习卡、彩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步骤:

1、小朋友指认挂图上的五官及身体部位,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 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 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 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给每人发一张练习卡和一张照片,并根据自己照片的形态画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8、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协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装饰墙壁,把幼儿完成的练习卡张贴在作品栏。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和酸酸甜甜的味道。

2、学会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树、水果图片。

2、橘子若干。

3、魔术盒一个。

4、音乐《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1、瞧!秋天到啦!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水果宝宝摘下来放进篮子里,你们愿意吗?

2、幼儿摘水果。

3、刚才你摘到什么水果了?

4、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

二、感知橘子的特征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魔术盒,盒子里藏着一个可爱的水果宝宝,你们想知道天是谁吗?

2、请幼儿摸水果,说出水果名称与触感:软软的。

3、请出橘子宝宝。橘子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

4、师闻橘子:“怎样才能吃到橘子呢?”

5、师剥橘子,剥好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

6、香香的橘子真好吃,谁想来尝一尝它的味道呀?橘子是什么味道?

7、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橘子,下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把橘子剥得又快又好。

三、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做橘子花。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用手感知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等特征,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

2、对用手触摸感知物体产生兴趣,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摸猜游戏,感知不同物体的特征

1、出示纸箱一(内装毛绒玩具和木头积木)

①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大箱子,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可以有哪些方法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看、摸等方法)

②邀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帮助幼儿完整表达触摸感受。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毛绒玩具摸起来软软的,木头积木摸起来硬硬的。)

评析:《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中心,以他们的需要、兴趣,尤其是经验来进行教学。毛绒玩具和木头积木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物品。每天都会用到,对他们来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表述能力有限,于是我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完整表达触摸感受。

2、出示纸箱二(内装冰牛奶和热水袋)

①这个纸箱里装的是什么呢?悄悄告诉你它们是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②请幼儿按指令分别摸出冷冷的和热热的东西。

师:冷冷的、热热的东西怎么去感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牛奶摸起来是冷冷的。)

评析:感知觉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中我还渗透了安全教育,对身边隐藏的一些安全问题有所认识。

3、出示纸箱三(内装丝瓜筋和苹果)

①师: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请你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触摸后什么感觉?

②说一说触摸的这个物品跟触摸什么物品的感觉相似。

③取出物品验证,并请所有孩子触摸,说说感受。(丝瓜筋摸起来很粗糙,苹果摸起来很光滑。)

评析:丝瓜筋和苹果一种是粗糙的感觉。一种是光滑的感觉。而我通过提问“说一说触摸的这个物品跟触摸什么物品的感觉相似?”鼓励幼儿能够将相同触摸感觉的物体进行归类。

二、集体操作,巩固已有的感知经验

师:我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神奇的小口袋,请你从小椅子下面把它找出来吧。请你摸一摸口袋里的东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幼:我摸到了毛线。

师:毛线摸着什么感觉?

幼:软软的。

评析:这个环节我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不同材料的物体,得到不同的触摸感受,进一步感知软和硬、冷和热、光滑和粗糙。教育对每位幼儿都是公平的,希望他们都有探究的机会。

三、游戏“找一找,摸一摸”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在活动室和自己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告诉好朋友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

幼1:好朋友的脸软软的。

幼2:好朋友的纽扣硬硬的。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一)发现蜜蜂扇动翅膀会飞的现象。

(二)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观察蜜蜂翅膀的扇动。

(二)难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一)收集一段蜜蜂飞舞的视频影像(能展现蜜蜂停驻一飞舞一停驻的过程)。

(二)蝴蝶、蜻蜓、知了、瓢虫飞舞的图片或照片。

(三)幼儿用书第5册第8~9页。

(四)挂图《蜜蜂嗡嗡》。

活动过程

(一)小蜜蜂飞飞。

1、欣赏视频(静音播放),感知蜜蜂的飞舞。

师:你知道飞来飞去的是什么吗?

师:蜜蜂的个子和蝴蝶比,看起来长得怎样?它是用什么飞起来的?

(二)小蜜蜂嗡嗡。

1、结合挂图,初步发现蜜蜂飞舞时翅膀的动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蜜蜂长着一对怎样的翅膀?和谁的翅膀有点像?

师:停在花瓣上的蜜蜂,和正在飞的蜜蜂,翅膀有什么不同?

师:停着的蜜蜂的翅膀是合拢的,飞起来的蜜蜂的翅膀是打开的。

2、结合视频(有声播放),进一步发现蜜蜂飞舞时翅膀的扇动。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蜜蜂飞起来的时候,翅膀怎么样?这时,我们

会听到什么声音?

师:蜜蜂飞舞的时候会不停地扇动翅膀,发出“嗡嗡嗡嗡”的声音。

师: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呢?翅膀怎样了?还有“嗡嗡”的声音吗?

师:我们看看其他小飞虫飞起来时,翅膀也会打开吗?也是不停地扇动吗?

3、结合幼儿用书,了解蜜蜂飞舞采蜜忙的常识。

师:书上的小密蜂在哪里飞来飞去?有的小蜜蜂停在哪里?

师:你知道小蜜蜂是在干什么吗?小蜜蜂忙着飞来飞去是在采花蜜。

师:小蜜蜂采来的花蜜可以酿成蜂蜜,我们喝的饮料,吃的蛋糕、饼干甚至??

些美味的菜里加了蜂蜜之后,有甜甜的味道,你喜欢吗?

(三)小蜜蜂停停。(在椅背顶端贴上各种花朵图片。)

师:我们来玩个小蜜蜂的游戏。音乐开始,我们就扇扇翅膀,学小蜜蜂飞呀飞;音乐停止,每只小蜜蜂找到一朵花,合拢翅膀采一采花蜜,停一停。

师:你觉得小蜜蜂飞的时候是怎么扇翅膀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师:小蜜蜂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翅膀怎么样?

师:我们一起来学小蜜蜂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