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写好之后也相当于重新回顾了一下活动,活动总结在撰写的时候,大家肯定要注意紧扣主题,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的活动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1
为期一个月的冬令营终于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正所谓“不习礼,无以立”。在这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海润滨江幼儿园开展了 冬令营课程,活动包括美语直觉发音、美语手指谣、美语话剧、美劳、 自然科学以及中文课程等。
在各项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掌握和巩固了日常美语;参与 动手操作的美劳课,孩子们通过制作“彩条龙”“门把”“粉红兔” 等手工作品以及延伸的游戏活动,充分感受到美劳课的趣味性;通过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园部举行了“庆元宵”活动,活动包含 了讲解元宵节的由来、赏花灯、搓汤圆、制作花灯等等,孩子们在活 动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也玩得不亦乐呼;在老师充 分准备下,为幼儿带来的一项项自然科学活动则让小朋友掌握了不少 的科学知识,比如:在 2 月 7 日下午,小朋友们看完“火山爆发”的 试验后明白了火山的爆发的原理是: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 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 山爆发。2 月 21 日下午师生共同制作了“电话筒”,通过老师设计的 打电话游戏,小朋友们学到了“电话筒”的原理是:当一人对着话筒 小声说话时,声音使纸杯发生振动,通过拉紧的棉线传到对方的纸杯 上,使听筒那边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到另一个人了耳朵里去了, 等等许多有趣的活动。
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喜爱冬令营课程,在亲师沟通中我们发现孩子回家后很乐于分享在幼儿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和家人分享自己 的劳动成果。
我们也希望领导在我们做得不足的地方给予指导,我们将不断学 习,在以后的夏令营、冬令营能够吸取更多的经验,做得更好。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2
下雨天,孩子通常喜欢撑着伞,踏着水花,在雨中玩耍,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啊,今天我选择了花伞作为素材,和小朋友共同制作花伞。由于大班孩子在手工方面已有一定的基本,能较熟练地运用折、剪、粘贴、画的技能,因此我将目标定位在:1、学习运用折、剪、粘贴等方法制作花伞,运用点、线、图案等由中心向四周对称装饰伞面。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开始时,我以谈话:下雨天为主线,和孩子聊起有关雨天的事情,再出示范例----漂亮的花伞,激起幼儿的兴趣,通过让孩子观察、猜测花伞的制作方法,唤起孩子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再重点讲解先折、剪,做出花伞的面,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动手制作,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饶有兴趣地动手制作着,他们剪出的花伞面,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碎边形的、有蝴蝶形、有花瓣形的,还有八边形、六边形的,加上孩子们富有创意的装饰,使得制作出的小花伞各具特色,让我再次感受到孩子们的创意思维。
活动中,我也反思到指导中出现的不足,如1、折、剪花伞面的关键是折三角形的方向,老师没有预想到孩子们在方向出错的情况下,剪出的花伞面不是整体的,而是变成两个或是四个对称的图形。2、制作伞杆部时需要多次向内折长条,这需要手指的配合才能折出大小合适的伞杆,可是很多孩子急于求成,折出的伞杆过宽,导致整体配合不够美观。3、评价时以老师的讲评为主,没有让更多地孩子参与评价,忽略了以孩子为主的评价观。
反思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收获,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下次的活动,还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精彩。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3
一、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我们首先是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平时,我们加强学生的感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讲讲师生故事、写写感恩信。孩子们把学习生活中老师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
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我们还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朗诵比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释放出孩子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二、关注现实,设计节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学生设计节目,老师欢度节日”的方案。教师节期间,每个班都推选了代表向老师献花;1—4年级开展了“童心七彩,师爱无限”的的教师节心意设计大赛,5—6年级开展了“我最感恩的一位老师”的征文大赛。教师节那天,孩子们咏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教室被花包围,教师被幸福包围。通过这一举措,学生在自己为教师设计节日的过程中,叙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情感,感悟到了老师对自己深深地爱。
三、构建网络,打造平台,让学生在文化中熏陶。
在感恩教育活动启动阶段,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感恩教育的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学校以此为媒介,大力推行感恩教育、倡导感恩文化,推出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等活动,并且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荣辱观的少年茁壮成长起来。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4
本学期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局素养提升的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有效地完成教师阅读书目,学校教师读书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首先建立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确定具体负责的领导。成立有领导牵头的学习小组,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讨论、交流,并写出10000字的读书笔记。
二、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建立了教师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提出了读书宣传口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读书活动中,把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领导小组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并填入每人的“教师读书档案”中。
三、读书活动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
主管校本培训的领导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教师的读书笔记、检查结果与集中学习记录填入校本培训记录中,考勤制度与校本培训制度一致。集中学习辅导及学习交流活动与校本培训时间科学地协调。一学期集中培训了三次,学习交流了一次。负责学习的领导根据教师的授课时间情况科学地挤时间组织学习。四、作好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学期末学习小组先进行一次学习交流,领导做好带动头,教师和学习小组的领导写出阶段性总结,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并装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写出10000字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以及读书活动总结。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广大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正不断的提升。我们坚信,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我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会赶上或超过先进单位,为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5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本学期,我与刘凤伟老师结成互帮互学对象,在结对活动中,受益非浅,特总结如下:
一、以交流活动促教学质量
我深深的认识到结对交流活动的意义,因此,本学期经常与刘凤伟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除了教研与备课进行交流合作外,我们还经常在其他的一些时间进行联系,如共同探讨一些和教育教学有关的话题,解决一些彼此存在的教学中德困惑,我们还彼此互相听课,共同评课,通过听评课活动,促进了彼此的业务水平。
二、以结队交流促教研活动
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小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效,为本组大课题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从结对交流活动中,通过合作,我切实感受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我们彼此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真正发挥了彼此的聪明才智,是彼此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将把这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三、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除刘老师以外,我还主动帮助其他成员进步,因为我切实认识到集体教研对大家都有好处,这是彼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机会,因此受到领导的好评。此外,我利用集体教研时间,指导教师登陆教育网站,及时搜集各种教育资料,大大促进了教研组的活动质量。
四、注重经验积累,积极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我深深认识到,应该把我们从结对交流中的经验积累下来,从而更好的干好以后的工作,所以,我与刘老师经常撰写一些教育随笔以及论文,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结对交流活动中,我感觉自己这学期真是受益匪浅,既学到了一些知识,又使彼此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将再接再厉,争取使这项活动以后开展得更好。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6
在教师干部作风双整学习活动中,我学习了学校作风整顿文件精神,学习了《教师法》《义务学生。对待学生要有耐心,问题学生要给他(她)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学生的自信心,精心营造育人的一片蓝天。“教师,用爱点亮学生心头的明灯,开启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爱就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有的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的爱。”
“教师在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会知识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先相信你,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教师,日常工作要政治理论学习及学习,工作,以过硬的本领来好交办的日常工作,并且要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勤动脑,多,力求工作上创新,有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观,关注细节、追求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任务、工作。到工作中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发展。的师德形象,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树人”,用心育人。教师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的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大家:“一粒种子,要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秋天的收割,还有好多工序才能变成碗中香喷喷的米饭。教育学生一样,只是播下了,不再浇水,不去收割,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收获。”“让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激情,多体验,多赋予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教师的活动总结篇7
对茶道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乃至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每一个程序和细节都会影响到品茶时的心情以致茶味。而读书好比是在饮茶,读什么样的书、如何读书、读后感的交流,这些也会影响到阅读的品质。
参加了读书社团之后,我真的是获益匪浅。作为新上岗的教师,虽然知晓多看书、多学习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捷径,但看到商店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难免让人有些望而却步。先不提选择恐惧症等矫揉造作的毛病,光是意欲选取一些对自己目前的困惑有所帮助的书,就够头疼。无从下手,总是令人沮丧,犹如在本想用来取暖的火炉里浇上一盆冷水。在社团里,成员们会相互推荐书籍,对作文教学有帮助的、对班级管理有指导意义的、有助于班主任成长的、能够指引教师往正确方向发展的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书。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不少筛选的时间,不用自己一本一本阅读,慢慢鉴别。最为重要的是,那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推荐出非常适宜年轻教师阅读的书。比如《剥开教育的责任》,故事细腻生动,语言朴实真挚,让我们浮躁的心得以休憩,更快的体会到教育的本质和责任。
品茶讲究环境,读书亦然。读书社团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阅读环境。这不是简单的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的事情,而是一个氛围,一份激励,一种鞭策。卢梭有过这样一句话,文明诞生于人类开始建造藩篱之时。我是非常赞同的。可见,大凡文明都是不自由的产物,阅读同样不该是太过散漫自由的事情。阅读量的要求,读后感的交流,每一次读书的主题等等,这些看上去是对读书的一种限定,但实际上却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阅读品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红绿灯,我们反而不知道何时该前进,何时该停下。任何事情都是在相对的自由中进行的,阅读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这些“约定”,就是我们阅读时的信号灯。之前的我,阅读习惯并不好,读完之后,基本不会写读后感,甚至连思考都是短暂和微量的,可想而知,阅读效果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即便是看了好几本书,那也是囫囵吞枣。虽然我们并不能做到对每一本书都抽丝剥茧,但对那些有益的书籍,确实应该取其精华,纳为己用,做到有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