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10-04 作者:dopmitopy

心得体会写得足够深刻才会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为了写出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好个人的见解感悟,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7篇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1

近期出台的“双减”政策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事情。那么,具体到学校的老师,该怎么做呢?面对“双减”,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有几点思考:

1、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3、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在双减政策下线上教学,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下面就从两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一、得(利)

1、线上教学,在备课过程中,要在落实自主学习上下功夫,想办法让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包括你上课的思路、如何提问、该提问什么、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都得精心准备),其实,这就跟准备一节公开课差不多了。上课时语速要比平时慢一些,每一环节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操作,让学生融会贯通;批改作业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2、线上教学,让教学资源得到很好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通过观看筛选优秀的视频课,我有了更深的教学感悟。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距和伤害,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去研究。

3、线上教学,家长不仅能了解到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也能了解孩子在听课过程中的状态,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意识。

二、失(弊)

1、线上教学,教学感觉不够真实。毕竟是隔着手机或电脑屏幕,老师和学生互相看不着,无法近距离的监控学生,更无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感情。所以,一是由家长监控;二是凭学生的自觉和自律。但是,学生年龄小,对于自律意识较差的孩子,还是得有家长监控(这一点我在我的教学群里也都做了强调)。

2、线上教学,教学容量不大。教师无法近距离接触学生,学生们理解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快有的慢,这就需要老师放慢速度确保质量,不可求快。

3、线上教学,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盯着手机电脑确实让人受不了,如果疫情再不结束不开学,我觉得开学后学生近视眼得增多。

线上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次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实践,充分保证教学的效果。我也相信疫情过后,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定能迎来别样的春天!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2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3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让音乐教育浸润每个孩子心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于此政策的出台,我是拥护和赞同的,让教育回归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支持。

“音乐老师们先要从能力上完善自身。‘双减’之后的音乐教育比重增大、质量增高,但真正的音乐美育实际上至少需要有美学、教育学和音乐学三类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所以,政策实施的同时,我们音乐老师的视角应该也随之变宽、变远,加强自身能力的完善,多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和实施"双减"政策,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课前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让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完善作业管理,形成并完善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音乐课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乐器需要练习,我会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做好每节课的合理安排,确保把课上好,也练习好。

三是配合学校抓好延时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利用好学校现有设施、器材等资源,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也督促着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多的办法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今后,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好"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4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者,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把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要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中去。平时要学会垃圾分类并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资源。平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水龙头。再着就是要节约用电,离开教室,宿舍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及时切断电源等。这些事情看起来貌似很小也很琐碎,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认真做到的话,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平时在学校还可以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并且坚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让蓝天、绿水、青山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5

转眼间培训班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我通过网络视频倾听了两个主题的讲座,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在看了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在看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的讲授视频后,由衷地感慨: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6

这次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我们是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在采访了校内同学,留学生和老师,在问卷中涵盖个人关于环保节约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常识,了解到大家对这一热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获益匪浅,我们知道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就必须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而所谓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强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再发展的同时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课程建设的思与行心得体会篇7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有网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长的学历、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水平和维护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双减”后多出的课后时间如何安排?这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

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例如,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要定时、快速、限时独立完成,注意书面清洁程度等。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最后,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复习、纠错、总结归纳等,这些专业性问题,可以多向老师请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有机整体。“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从而也让家长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给家长们三条建议:

一、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会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建议家长和孩子将每个学期按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学习阶段,制订相应计划。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二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须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将成为孩子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刚公布,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三pyp班学生家长侯娜瞬间感觉到“松了口气的窃喜”。她说,作为当代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而‘双减’就像重启开关一样,强制暂停我们的焦虑和迷茫,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机会,想想对于祖国和世界的未来,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为“80后”家长,侯娜深深地感受到,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双减”之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侯娜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补习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亲密亲子关系;把以前充斥着补习班的“假期”变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来一场实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学习做个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打骂。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下班后一定要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学了什么、有没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去鼓励孩子,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得到进步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彼此配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不要随便去质疑,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发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积极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容易生气、辱骂别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