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写作过程促使人们反思作品的结构与情节,进而把握其整体思想,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影片的象征意义,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去月球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去月球观后感篇1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马老师实在是太美了,将女性的优雅、知性、优雅、美丽和男性的刚毅、果断完美结合,她既是一位优秀的喜剧演员,也是一位值得称赞的演员。这时候也要说一下老沈儿,都说含腾量的多少决定着影片质量的好坏,我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虽然作为喜剧演员,他说话有大碴子味,但他的台词功底和演技是无法质疑的,让人有很深的代入感。还有一个镜头让我觉得看到老沈儿95分的底子了!
其次,沈马组合所向披靡,时隔7年再相聚,所产生的威力依旧是无法阻挡的。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以及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演技一点也不尴尬。就是冲着这个组合去的,迫不及待。本影片的金刚鼠贡献了很大的笑点,与沈腾饰演的独孤月产生了很大的化学反应。
再次,该影片笑点和哭点都是有的`,而且很巧妙的一个设计就是,在你快要哭出来就逗笑你,最大的哭点让你猝不及防,把整个人情绪推到最高点。并且,这部影片的后劲儿很大,远比在影院里大,出来之后,莫名其妙我哭的更狠了。整个影片的格局还是很大的,个人感觉这是当下大制作影片的走向。说到大制作,不得不说,这部影片4d看绝对震撼无比。
最后,这部影片很成功,但是,可能是身边朋友的推荐以及自身对于沈马组合的期待,总感觉缺了一点儿什么,我也说不出来。可能也是因为从小对小品相声比较喜欢,有些包袱抻出来,基本就知道应该会抖成啥样。同时,我是带着必哭的心态来影院的,这是我的自身原因,为哭而哭,可能就没有期待中的那种感觉。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祝《独行月球》票房大卖。
去月球观后感篇2
宇宙这么大,我们还会遇见。
——题记
赶着风潮,再加上近来确实没什么好看的电影,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终还是选择了《独行月球》这一部电影,正是拉下七月的帷幕。
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笑点总是那么多。所以在影院里,笑点低的我真的忍不住一次次捧腹大笑,电影院里的很多小孩子和大人也是如此,整个厅里是十分活跃的气氛。
如果说一开始是抱着开心、乐一乐的心态,那么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般的喜剧,它其实还想向观众传达一些人生态度,比如信念、信任、大爱、还有内心深处的执着。
男主角独孤月因为意外被一个人留在月球上,而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击毁灭了,月球基地有足够的生存条件让他混吃等死,但是独孤月望着黯淡无光的地球,想着一个人孤苦伶仃在这个宽阔而孤独的星球上,一次次地想各种办法想和地球取得联系,他一次次寻死、求生、千方百计想返回地球。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无论身处多大的绝境,总会想办法,再想想办法,然后去解决。
正如独孤月所说,如果没有袋鼠刚子和他各种斗智斗勇相互作伴,也许独孤月早就放弃生命了,因此当一人一鼠千辛万苦去取重力之锤,回来时却发现把袋鼠落在半路时,男主陷入了救or不救的两难抉择。如果男主救下袋鼠,那么依据当前面临的困境他肯定是必死无疑;如果不去救,独孤月可以保证自己安然无恙。但是,经过艰难的抉择之后,独孤月还是义无反顾地原路返回救下袋鼠,也许这一刻在孤独月心里,袋鼠刚子已经不仅仅是一只动物,而是一个平等的物种,是一个亲密好伙伴。生而平等的友人,自己怎么可以苟活于世?
虽说是喜剧,但是电影的最后,还是以男主的牺牲而收尾。经历了千辛万难,明明差一点点返回地球,简单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但是陨石中的一块大碎片π+即将撞击地球,如果不尽快引爆那么地球就会再次面临毁灭。在大爱面前,独孤月选择了牺牲自己一人,换世界的盛世美好。当他抱着重力之锤奔向陨石碎片时,这一刻让无数人动容,他是多么想回到可爱的地球简单日夜思念的人,但正因为地球有自己想守护的人,有很多应该被守护的人,他还是义无反顾向前冲。
孤独月奔向陨石碎片时说了一句话:“马蓝星,带我回家。”明明是再也回不去的家园,但是孤独月还是如此说道。这很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场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经历了艰难险阻奄奄一息,他已经耗费了自己的所有精力和心血,再也不可能回到自己的小行星保护自己的心爱的玫瑰花,可是它还是愿意选择相信,小王子让毒蛇咬了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回归自己的小行星去见他的玫瑰花……明知不可能,但还是执着相信,此心归处仍是你。
电影的大结局,地球被撞击毁灭之后仍存有一线生机,人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重建家园,马蓝星和她的队友甚至重新登陆月球,再一次回到独孤月曾经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基地。正如电影的结尾所说:“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遇见。”如果宇宙那么大,人与人之间还能用另外一种方式遇见,那么在这个星球上这个世界里,我们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才对。
走出影院的时候,感觉心里无比平静而从容,初心、坚持与所爱,是我们一路向前的铠甲。
去月球观后感篇3
老早之前,在某档综艺节目上就听说,开心麻花团队合作的《独行月球》即将在今年上映。这不,就在前天,《独行月球》正式在影院上映了。
今天下午可以去影院好好的看一场这期待以久的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笑点,也有泪点,这部科幻电影和流浪地球有些许的类似,但这两部影视作品都有优点,各有各的特色。在《独行月球》中我看到的.是全人类,全世界,全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面对全球性的灾难,大家都需要团结,只要团结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遇到困难我们就应该协起手来共同面对。
我很喜欢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这里电影中的独孤月就是这样的形象,平凡但伟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像他一样,平凡,普通,但在有危险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逆水而上。
在哈哈大笑的同时,这部作品也折射出许多道理,观影结束后想到很多。这个世界又有那么多人,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换来无数人的幸福。这部作品评分及票房都很高,这个影厅里几乎没有空位。优秀的作品,看完后都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去月球观后感篇4
被抖音短视频安利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昨天晚上的点映场带着家人看了这部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
先说一下我的观后感,总感觉看完以后电影内容略显空洞,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妻子和女儿全程笑了好几次,我在观影中尴尬的看着他们,看着一个个包袱出来,确实没有乐的出来。我问她们好看吗,她们说还行吧,还挺逗的。“还挺逗”应该是大部分人对电影《独行月球》的感觉了。
这部电影的大主线主要是围绕拯救地球展开的盾月行动,穿插着男主爱情线和男主与袋鼠在月球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后男主拯救地球牺牲了自己。
故事的主线,我觉得没有问题,之所以觉得空洞,应该是具体故事细节不符合现实逻辑,电影自身定位不清晰。科幻加搞笑加爱情加悲壮,导演可能想让电影层次更加立体,内容更加丰富。但最终的'效果却有点四不像的感觉,显得很不纯粹。很多内容没有故事铺垫,内容和内容之间缺少衔接,更像是话剧,总之最终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细腻,总觉得缺点什么。
另外很多情节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比如男主的日常行为被全球直播了,但男主身边不是无时无刻都有摄像机在拍摄,咋直播?另外月球基地里面放了只袋鼠,为啥会带个袋鼠到月球基地上?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机缘巧合的被成为英雄,一路过来好像是理所当然。所以影片给我的感觉有点科幻片不像科幻片,爱情不像爱情,搞笑略显生硬和尴尬,最后强行煽情。
感兴趣的自己去电影院看一下就知道了,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可能只有自己体会过才知道。
去月球观后感篇5
那些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瞬间,追逐着光明、希望的瞬间,是否是刻意的安排和巧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如果不是放在电影当中,一些鲁莽的决定是否会沦为笑柄。
一、上一部这种类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科幻电影的一个吸引人的点,就是良好的设定,他必然要遵循基本的逻辑,经得起推敲。
我们在感叹视觉效果的同时,会幻想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未来,紧张的告警声音、英文版的语音交互、很多超现实的场景,是电影的一大看点。
有沈腾参与的电影,必然要加入喜剧元素,喜剧元素的填充,使得电影具有更强的观赏性。
年纪大一点,对于单纯的搞笑也许开始变得无法全情投入,使我震撼的更多的是电影的设计感,例如游戏解说的参与、直播的插入。我们的记忆点似乎已经被抖音这种软件直接的给予所控制,深入变得难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写道,纯粹的利用人的感性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那是一种近乎疯狂、缺乏理性的状态,例如诗歌、例如纯碎的煽情。
二、电影的另一个元素便是爱情。我爱你爱到即使你坚持原则抛下我,我想这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生,我爱你的纯粹、爱你的坚守岗位。这是多么神圣、高尚,且不太现实的事情。
追一个人,用尽各种办法,牺牲很多、委屈自己很多,在现实中一般是这样的局面,你无论如何的改变自己,只要对方最看重的部分没有得到满足,结果也会失败。
你需要拥有的是,认真地思索,想明白这件事,以度己之心度人,走出来,打开格局。
慕强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你至少在某一方面令我崇拜,可以让我学习,我们寻找的是优秀的、美好的。
当激情消退,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挡世俗的种种,去过一个更好的生活,这是爱情的兜底。
三、结尾的时候,看到这个电影是由一个漫画改编的,不得不说在日本流行的漫画,也许会在我国迎来一个发展,漫画确实可以通过故事,说很多不能说,展现很多人心中所想。
漫画不仅包含了故事,还有绘画等元素,这也许就是很多专业共同发展的结果。
公众号也新增了漫画原创的模块,只要你会画,字数不够300字也是一篇原创。
电影中的袋鼠-刚子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我想这也是漫画形象的现实体现。
至于守护、希望、灾难面前无谓牺牲,有点套路化,有点缺乏新意。
去月球观后感篇6
今天和妻子去电影院看了《独行月球》,这是疫情之后,我们为数不多的,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整体感觉还可以,但与预期有些不同,在看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一部纯喜剧片,但它不是。
不讲精确的剖析,我把自己直观的感受在这里表达一下,和大家共享。
这是一部带有东方特色文化的电影(用妻子的话说,是家国情怀)。电影总体的立意是人类之爱,具体表现为以个人的牺牲,换来人类的幸存。其中喜剧的元素穿插其中,但仅仅作为情节推进的润滑剂,正如,乐观面对生活,即便不知意外和明天那个最先到来,这样的电影会给观众带来积极的意义。
其次,从战狼、流浪地球,到今天看到的独行月球,其背景都不再仅仅局限在中国境内,而是立足全球,这是东方文化的崛起,恰如孟子所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建国之初,我国势弱,只能独善起身,将自己的经济发展起来,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兼济天下的时候了,正如我国所提人类共同体的理念。
最后,我对于独行月球结局有些建议。我不懂电影,所以,班门弄斧了。个人认为,一部电影,和一个故事有其相似之处,无怪乎,启承转折,而独行月球的结局则在这四点之外,我姑且称之为落,即为“启承转折落”。从平静的开端,到平静的结束,应该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个人认为,独行月球中用了好多留白的手法,就是将好多情节赋予观众的想象,所以,如果可以一以贯之,在结局上不要过于完整,是否会更好,当然,作为一个门外汉,我只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商业上的成功,还在于它本身的生命力。电影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的立意和表现手法,好的立意,会让电影经久不衰,好的手法,会让观众常观不腻。本人胡思乱想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对于立意,我觉得可以,至于手法,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来评说。
与君侃侃,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