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观后感6篇

时间:2025-06-22 作者:Mute

一篇深刻的观后感能让观众意识到,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引发深思,通过观后感的撰写,观众能够与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连接,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加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加观后感6篇

参加观后感篇1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来临了,那令人激动不已的“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在3月23日到来了。对我们六年级来说,这是最后一届科技节了,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这次的任务有些特别,改成了日本最著名的“超级变变变”!这可是以往没有过的。面临最后的一次挑战,我们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队,每一个同学,都做了最为精心的准备。

看,那是六(3)班的13个女生在表演。她们表演的节目名字叫做“琴键”!好奇怪的名字,对吧? 12个女生,6个穿黑衣服,6个穿白衣服,交错开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琴键”。这时,后台走出来一个高高个子的女孩,哦,原来她是钢琴的演奏者啊!只见,她的手一会儿抬起,一会儿落下,随着她的节奏,缓缓地响起了优美的旋律。这时,如果你仔细一听就会发现:这旋律是台上那13个“琴键”唱出来的!神奇吧?

短短的一曲奏完,当我们还以为演出要结束,正想报以掌声时,12个女孩又立刻戴上了画有可爱地鼠的头盔,迅速地围成了一个圈,而演奏家,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拿出了一个大锤子!哦,看懂了,她们还要上演一场打地鼠的游戏。哈哈,快看:那打“地鼠”的人不但没有打到“地鼠”,反而被“地鼠”整得团团转。看她那满头大汗的样子,可真滑稽!

参加观后感篇2

共青城市“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委员曹文军个人画展被安排在了“两会”主会场的入口处,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共青城市第三位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既是共青城市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具体表现,也可谓是为“两会”胜利召开而锦上添花之举。

在曹文军个人举办画展期间,共青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及“两会”的代表与员,利用休会时间观看了曹文军近年来潜心创作的66幅国画作品,其中包括写意山水、工笔花卉等种类。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曹文军的山水画创作,这不仅严格遵循中国画的传统,留足了空白,真正做到了“以白计黑,虚实结合”,其作品更是若现“云在山中飘,水在石上流”之感;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爱艺术,也爱大自然。

爱艺术也爱大自然的曹文军说,因儿女们都在共青城工作,在星子县中学从事了大半生教师职业的他,就便和老伴搬到了共青城里定居,也正是定居共青城后他发现,共青城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他和老伴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再次激发了他书画创作的激情。于是,他又开始潜心研习中国画,加上长期对自然山水的情有独钟,因此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由于儿女们在共青城工作都不错,收入也不菲,再加上他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也没有任何生活压力的他在订阅《中国书画报》供自己刻苦研习的同时,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游山玩水”,走出去与书画界的名家们交流学习,并先后参观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等各大美术馆和书画展,仅去云南省参加书画展就有10多次,而尤其是在参观张大千画展时更是让他大开了眼界;在昆明市他还拜访过云岑书画院院长及其他画院多位著名山水画家,这使他的山水画创作同样受益非浅。

说到此次在市“两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的初衷,曹文军说共青城市是一座知名高很高的绿色生态美城,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也要同步才行,作为一个分享了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普通市民,而同是又是一名市政协委员的他,觉得共促共青城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是每一个文化艺术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曹文军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市“两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之举,市委、市政府不但高度重视,而且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更是给了大力支持,让他感动的同时对自己今后的创作更加有了信心。他表示,在今后的国画创作中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会融入更多“大美共青”元素,用自己的画笔记录并展现共青城日新月异的大变化。

参加观后感篇3

十月三日是个特别的日子,那天是我堂哥金国龙结婚大喜的日子。

他们的婚宴就办在新皇朝大酒店,那气派就像电影里一样。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大家喜气洋洋地走进大酒店。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对卡通造型人物——米奇,站在大门口跟人打招呼,亲朋好友都聚集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随着婚庆公司礼仪小姐的开场白和婚礼乐曲的响起,英俊潇洒的新郎挽着漂亮大方的新娘缓缓走上台来。接着,国龙哥哥对着美丽的新娘一片表白,说得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亲朋好友以热烈的掌声祝福这对新人。

接下来,礼仪小姐给大家安排了精彩的节目,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第一,要我们在椅子下面找红丝带,谁的座位下面系有红丝带,就能得到一份精美的礼物。我很幸运地得到了这份礼物,激动地跑到台上领奖品,心里美滋滋的。接着,下一个节目又开始了,如果大屏幕放的歌曲你能接唱下去也能得到奖品。

最后,最精彩的节目上演了。礼仪小姐叫十个小朋友到台上去,我也参加了,是两个人一对吃蛋糕比赛,谁的一组先把蛋糕吃完,就算获胜,得到大奖。我和一个双胞胎的哥哥一对,礼仪小姐刚说开始,我俩就猛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脸上就像两只大花猫,这场面真叫人捧腹大笑。结果我俩得到了大奖,大奖的礼物是两只超大超重的大熊猫,我们都抱不起它。妈妈急忙跑了过来,帮我抱起大熊猫。大家都夸我厉害,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开心地笑了起来,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金国龙哥哥隆重的婚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给了我美好的回忆,我要永远记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参加观后感篇4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菏泽市博物馆馆长)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参加观后感篇5

今天是一个激动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组织参观了红安的烈士陵园,看着那些革命烈士的名言,用过的物品,有关于烈士们的资料以及导游的讲说都使我深有感触,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也是一次领略革命先烈那种精神的大好机会。

走进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碑文,上面隐约写着几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字,不经意间就回想起几个月前我们去参观宜昌的烈士陵园,同样有这几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似乎铭记在了我的心里,走过碑文看碑的后面,有这样一句当地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说实话,虽然不明白这句民谣是什么意思,但念上一念觉得也蛮有意思,念着念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们要参观的三个纪念馆中最大的一个,走进这第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是刻有七个人的雕像,接着往里走,各种资料、文字、图画、名言、和物品映入眼帘,我第一眼看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我虽不知这句到底隐含了什么意思,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着这些资料,当年那些战斗的画面似乎就在眼前。再往前走看到董必武先生的一句名言: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

是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那么这个国家的成立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看着看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墙壁上有200多个将军的名字和遗像,中间有一个大的地图,图的上方挂着一个壁式电视,上面演绎着以前的战争景象,导游解说完后便带领我们来到第二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董必武老先生修的纪念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他老人家的资料,事迹,名言,图画和物品。走进董必武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尊董必武老先生的遗像,接着便走进了展厅,这个纪念馆是三个纪念馆中第二大的馆所,导游带看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他老人家的一句名言:建立新的政权,自然要创建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因为资料太多,我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些资料都是值得人们所知道的,参观完董必武老先生的纪念馆,我们便来到了李先念老人家的纪念馆,在里面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看了这么多革命先烈们的资料和图画,也听导游讲说了先烈们的事迹,我们似乎也听到了先烈们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是他们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风平浪静,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却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无比的感谢他们为我们打下这美丽的江山,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参加观后感篇6

昨天一朋友相邀,我去文园看画展。

画家叫陶祥林,他的画曾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展播。

我看他画的是国画,有山水、风景、字画之类的。

我紧盯着看,同事樱花笑着说只能远看,近看就没味了。

呵呵,近看、细看、远看都是梅花呀。

美的画儿与人分享,我以为就是如入佳境了。

在会上,有一老同志说:“陶老师坚持不懈地喜好画,用心画了几十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能画好画。我觉得他的画中有诗情画意、且形神兼备,是非常富有意韵的。当然今后作画还得力求创新,还得把画展规模变大点、更专业点。”

另一老同志说;'今天我们在坐的老年人多一些,似乎叫老年书画协会的活动。但我们也能改一个名字,叫返老还童书画组,或者叫还童书画组。让童心永驻……”

这个老同志芳心逸然,我也乐了。

走进文园,感受文人的气息。我也见识了一些华容文化界的精英,那些人或在书画上有所作为、或在写作上有大作、或在文艺上有造诣,总之是有喜好,并坚持练下去了。一切都有可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吧。

会后,张老师送了三本书我,另送了三本书给樱花。精神食粮呀,受益无穷了!

中午回学校小睡了一会儿,一天一天地真快!

去年暑假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作家与语文同行的活动,收获了一本《倪萍画日子》。当时很诧异,倪萍怎么能画得这么有滋有味?后来看她的《姥姥语录》等书,才发现她生活中常看史铁生、季羡林、莫言等大师的书、常看名人的画展,可见艺术是相通的,能够优化人的许多才能。

我以后也要尽可能地拓展我的喜好,让思维变开阔,让梦想纷飞,慢慢来,应该是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