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读后感8篇

时间:2025-06-28 作者:Youaremine

我们写读后感是为了总结阅读后的思考和感悟,提升理解能力,通过写读后感,我们不仅吸收了作者的智慧,更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节,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节,读后感8篇

中秋节,读后感篇1

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月饼;长大后,依然盼望中秋节,但更多的是和爸爸妈妈团结在一起。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在家里,我们更是热闹非凡!!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

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里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团圆。大家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事,唠唠家常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妈妈就把月饼分开,全家有多少人,就分多少块。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中秋节,读后感篇2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望着天上渐渐变圆的月亮,我不知不觉地背起了苏轼的这首《中秋月》。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就我所知,有两个,但那都是很久以前听别人提起过。大概就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各户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收的遗俗。另外还一个就是神话版的,那就是嫦娥奔月。由于后羿射太阳救了大地上的百姓,于是西王母便给了他长生不死的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了便去偷取它,情急之下,嫦娥便吞下了药,飞到了天上,由于她不忍心离开后羿,便留在了月宫中。后来,后羿听说嫦娥奔月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后羿在桂花树下相会。

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又引出了另一个民间故事。大致上是讲嫦娥偷吃了后羿的药,飞到了月宫。“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又写出了她的孤寂之心。

中秋节我们吃的月饼,据说也是在嫦娥那时做出来的。于是,后人为了纪念嫦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到了今天。是当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流泄。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中秋节,竟然会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让人们不禁对它充满了喜爱与向往。

中秋节,是由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它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隐形的动力,它可以使身在异乡的游子想起家,从而充满对生活的无限动力。它还可以表达一个人对家,对亲人的一种思念,哀愁。

并非是色彩鲜艳的颜料才能勾勒出美丽的图画;并非只有百花的盛开才能呈现出春天的美丽。中秋也不例外,家人不一定要团聚在一起,才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时一句来自遥远的真诚的祝福,胜过在一起时的千言万语,只要彼此的心在一起就够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年的中秋就快到了,希望所有的人中秋快乐!即使人不在一起也不会孤单了。

中秋节,读后感篇3

假期里,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此书分为四辑,以书信和新春致辞的形式,阐述了和教师的生活,工作,成长密切相关的四十六个问题。语言质朴简洁,却意味深长,是作者的用心之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警醒

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还说:“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何种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我觉得这两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做教师”的意义。强权和武力仅能在政治形式上改变世界,而教育能在精神实质上改变世界。曼德拉把教育问题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自己的老师和身边优秀的同事用活生生的事实做出了证明。好老师不仅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更能在生活中以自身的学问修养精神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改变人生命运。这样的人多了就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做教师不知不觉中已近二十年,对教师这项工作认识却十分浅薄,令人汗颜。

第二个体会是:惭愧

朱永新先生说:“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审视自己,教龄不长,境界不高。我常常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效率是不是高?我的讲解点评是不是深入浅出学生能懂?教案作业设计是不是有的放矢突出实效?对学生是不是热情和善,一视同仁?作为教师,是不是“心安”?对你从事的工作是不是竭尽全力?当思考这些问题时,我的心情是不平静和不坦然的。因为心中有太多的遗憾和内疚。当想到那些因我任教科目拉后腿而不能进更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时,我就觉得惭愧。

第三个体会是:努力

“知耻而后勇”。《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示》一文给我很大的启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就能自感跻身成功者之列。这一事例给我的启示:要有恒心才能做好事情。要勤学习勤思考才能做好事情。要从小事做起,“集腋积硅步”,才能“成裘”,才能“致千里”才能“成功”。为了做好工作,我以后要像书中所讲的那样,多向经典著作,向优秀的同仁学习,多思考多写作。我也要以十年的时间为自己买份保险,不为“成功”,只为“心安”。

中秋节,读后感篇4

太阳隐去了最后一抹光,天空的云渐渐地由白变作灰色。我心底欢呼着:“又一天要过去了,中秋节就快来了!”是啊,结束了白日的嘈杂和烦乱,我们迎来了静谧的黄昏,期待着月圆中秋的到来。

吃了晚饭,爸爸提议去散步。我家的小区后面有一块好大的空地,生长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最近我发现,其中被开辟出来一方地,整整齐齐栽植了兰花,偶尔来一位婆婆拖了水龙头为它浇水。因为是晚间,不能很清楚的看见兰花的长势,可是夜色里,嗅着兰花花苞的淡淡的香,还是值得来一趟两趟的,而且我爸爸妈妈好像有些乐此不疲。

就说今夜,妈妈居然特意换了衣服,一件淡粉色的短裙子,细细密密的发卷贴着四鬓,她看上去妩媚极了,不像是平时做饭洗衣的妈妈了。天空此时已经转作深蓝,几颗星星在我们的前方眨着眼睛,有月,是一弯下弦月,隐在丝丝缕缕的云彩后面不肯全然绽放她的光华。我缠着爸爸问关于嫦娥姐姐的故事,爸爸说,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升到月亮的广寒宫,事后她也寂寞,也后悔私。

妈妈却说,月宫里不是有吴刚,有玉兔,有桂花树,有山水,有美丽的浮桥……听着听着,我悠然神往起来了。路上的人不多,结伴走路的有姐弟,有夫妻,也有爸爸和妈妈带着小孩子。他们步伐慢慢悠悠的,都不似白日那么着急慌忙了。知道,月亮里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她的上面或许人们都是在飘的吧,更加悠闲自在啊。正在出神,妈妈喊了一声:“你们瞧,到了我们的后花园了……”

哈哈,她现在把这里称作我们的后花园了,莫非我的父亲也可以做做皇帝吗?夜色越发的深沉了,星星也更加的明亮,北边的那几颗不就是大熊星座么,真的像一只熊呀,笑嘻嘻的俯视着人间的夜。

夜色好美呀!我一边挽着爸爸的手,一边挽着妈妈的手。迈着轻盈的步履,走着,走着……

中秋节,读后感篇5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师培训,是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借此培训的机会系统的了解了和教师有关的科学素养。原先以为科学素养应该是搞科研的人才需要研究的,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原来那是很狭隘的想法,科学素养和我们教师的距离是这样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从科学素养的涵义来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②有科学素养的人在与其周围的世界相互作用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③有科学素养的人在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时采用科学的过程。④有科学素养的人在与他周围的世界相互作用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蕴藏在科学内部的价值是致的;⑤有科学素养的人理解和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⑥有科学素养的人通过科学教育并使其贯穿自己的一生,形成了对世界更丰富、乐观和积极的看法;⑦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操作技能。这七方面对于教师来讲,是我们每天处理事情时都要用到的,是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其次再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说,由于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人人不同,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使得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另外,教师的工作还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以及长期性和长效性等特点。教师的职业工作特点也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保持活力,保持发展的动力,以减少工作的不适感和倦怠感。

既然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呢?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教育创新的科学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现代科学观的教学是变“教”学问为“做”学问。

第二,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依赖不断的学习,不仅可以通过攻取学历的方式来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不断地积累和留心社会发展变化来学习,还可以读书,看报等等,只具备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既能“一专”,又能“多能”。

第三,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还是靠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培训,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大连教学基本功。

第四,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过程本身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的过程。

第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繁重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获得提升的主要渠道就是教研活动和上课实践。

第六,中小学教师要同时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省和积累,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幸福教师!

中秋节,读后感篇6

中秋,我永恒地盼望,在那遥远的一个角上,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爱的家人和爱我的家人。他们现在正在辛苦的劳作,在那里的每一天,他们都没有真正的休息一天,只有在中秋节的一天,他们才得到真真正正的休息和家人团聚,这一天马上就要来临了,这一天他们该期盼了多久呢?

中秋节,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一个圆圆整整的月亮在空中走着,人们在家里的热闹声,该是多么完美的一幅画卷。

中秋节,它来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我想他们应该都很高兴、快乐。

在中秋节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拿出柚子和月饼放在门口,然后再打爆烛,仿佛是表示让月亮来吃,但我却认为很高笑。

到了傍晚,我家每次都会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赏月。那月亮又圆又大,月亮里面仿佛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在砍树。

正在开心的开着玩笑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月宫上的嫦娥,看见人间这般的欢喜,她肯定会触景生情的,我不由自主的惋惜起来。

晚上的月亮特亮,组织赏完月亮之后,我们一家人又开始去和别人家打气呼呼。

而我,经常一个人去找同学玩,那个时候还小,不懂什么事,直到到了开学之后又会想起父母。

我知道,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像小时候一样黏在父母身边了。但我还是觉得中秋节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不管少了谁,都欢喜不起来。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不管是闲还是忙,我都会抽出空来和家人过中秋节。

在这里,我要祝福会世界的人们,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读后感篇7

如果你能够真正地把爱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看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你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乐趣、体验到做教育的幸福。——朱永新《致教师》。

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大多的教师而言,认为能教出好成绩就是好老师;而我们各级优秀教师评选条件中也很少出现“爱学生”这样的字眼。当然,要将“爱学生”作为一条评价标准,确实操作起来不太容易,但事实是这一标准基本是被忽视的。这样一来,大多的教师在爱学生方面明显就有了缺失。

李镇西老师教育的爱心教育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也正是爱心,谱写了李老师的教育传奇。每每读到李老师的教育故事,总感到热血沸腾。是啊!我们的教育中因为缺少了这份爱心,使得很多“问题学生”失去了矫正的机会;青春路上“失足”的学生,没能得到心理辅导而越走越远;学困生丧失了进步提高的机会;尖子生仅仅成绩优秀,人格、道德沦丧……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爱心不够造成的。

有人说:“没有爱,教育就是一场苦役”。可现实中的教育,爱是匮乏的。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整天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学困生,甭说爱心,就是耐心,也不够;对于问题学生,动辄批评,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更不会走进学生心灵,又怎能用心灵赢得心灵?

谈起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就连我们自己,也很少正视,其实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在教育历程中,“以爱心唤醒童心”,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每一个学生,用心看待每一个学生,用情上好每一节课,在我们的职业旅程中用心发现和挖掘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感悟幸福,收获幸福。正如朱老师所言,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从而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样,你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且不仅作为职业,视为事业。

中秋节,读后感篇8

打开书,前言处的《我是教师》这首小诗,如同一杯espresso,香气扑鼻、口感醇厚,让人回味不止。细细品读《致教师》一书时,发现其更像一杯latte,没有过多的'华丽外表,没有过多的酸涩咸苦,却多了一份真诚与感动。朱永新老师把自己对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与每一位教师分享,把自己对教师、对教育的热诚与挚爱向每一位读者传达。于我而言,除了收获满满之外,更多了一份思考与坚定。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作为教师,就一定要相信每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还没有‘开窍’,一定是时机还没有成熟,或者是你还没有找到打开他心扉之门的钥匙。”孩子天生性格迥异,拥有着无限潜力,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的他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有时不妨退出教师职业的框架,静静地呆在一个角落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太多的闪光点,是你从未知晓、未曾想过的。

有的孩子善于表达,总是迫不及待地告诉你有关他的一切,让你对他印象深刻;有的孩子善于表现,总是按照你的意思做好一切事务,让你肯定他的能力,然后委以重任;有的孩子善于沟通,总能与班上每一个孩子愉快地相处,让你放心地把班级管理的事情交给他。每每谈到这些孩子,总让你赞不绝口,引以为傲。但也有这样一些孩子,不爱围在你身边,问你这样、那样;不愿有事没事地凑在你身边,说要帮你干这干那;也不喜欢和大家聚在一块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总是那么不起眼,不能引起你太多的关注。可当你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时,你会发现那些善于表现的孩子,总会要求去承担太多事情,从未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与特点,往往许多事情表面看起来不错,其实内里却一团糟,甚至毫无意义。而那些安静内敛的孩子,虽不会太多言语,却会细细思考,用心去做每一件他觉得有意义且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承受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他们带着纯真与真诚来到你的身边,把世间最好的爱给了你,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异,而去否定他的一切;千万不要因为同一个问题讲了多遍,他还不理解,而去质疑他会故意和你作对;千万不要因为他偶尔犯得一个错误而对他失去信心,不再信任……多给他些自由、时间、空间,他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他会创造出令你惊讶的辉煌。

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提到“其实,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后成就人生的人只能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命运主人。”我想我能做的,无非就是尽我所能陪伴孩子,静待种子发芽、花朵盛开、果实成熟,坚守这片未被污染过的圣洁之地,做孩子童年世界的守望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