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观后感6篇

时间:2025-07-09 作者:Cold-blooded

要想写出有深度的观后感,可以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表达观后感,我们需要关注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发展,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行为规范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行为规范观后感6篇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1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如何深入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配合学校实现真正的减负?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共建,为国家培养更多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的下一代?我认为,“双减政策”就是一份爱的粘合剂,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

下面我想通过一名家长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双减政策”下教育理念和措施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一、坚持陪伴,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陪伴是既要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对失败。“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在学校课外延时服务时间基本都可以完成,所以回家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增多,每天晚饭后我们可以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也有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意愿,滔滔不绝地讲起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不开心的遭遇。有效的沟通充分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共建的桥梁。

二、坚持亲子阅读,引导孩子思考并探索世界。

阅读对孩子的益处不言而喻,短期来看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语文的应试能力,长期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塑造气质,增长见识,带孩子发现更广阔的人生。“双减政策”实施后,通过亲子阅读我感受到了绘本里的人物带给孩子的乐观积极态度,带给孩子对日常事物和内心想法流利的表达和敏锐的感知。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沃土,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学校、家庭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携手,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历练,而体育能给予孩子的是意志的磨练、是精神品质的提升、是气质的养成。体育终将是孩子成长路上一笔宝贵财富!“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角色回归,坚持每天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运动,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孩子可以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在坚持不懈、挑战自己的过程中锻炼了坚强的意志!

四、坚持积极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响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号召,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把加强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养孩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大扫除、布置美丽教室等等,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劳动技能,为孩子全面发展助力。在家庭教育环节中,由于减负政策的实施,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体会劳动的快乐,通过言传身教,培育优良家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使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摆放物品、打扫卫生等等,使孩子熟练掌握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有时间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增强家庭责任感,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总之,“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充分为劳动教育做“加法”。

五、坚持兴趣培养,将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严格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学校在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的同时,优化课程资源,开展了以兴趣为主导的特色社团活动,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挖掘了更多潜能,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环节中,家长得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认识才艺兴趣的重要意义,给孩子创设更为安全、更为个性化的探索空间,使兴趣与艺术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朋友,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创建生命意义培育丰厚的土壤。

“双减政策”,家校共赢!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宽广而湛蓝的天空!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2

每年的3月_日就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坚持不吃东西三周之多,却只能坚持不喝水三天。人体水分大约占体重的65%,一旦缺水后果很严重:缺水1%—2%;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心跳急促,失忆,意识就快消失;缺水20%晕倒,像死一样。因此,水对人类十分重要,应该珍惜水资源。

有人说,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水只是水龙头一拧的事,但是全球97%都是海水,淡水只占3%,这3%的淡水大多数都是冰川,排除冰川后还有不能喝的污水、地下水,而我们中国又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因此,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其实,每一天都是节水日,每一天都不浪费一滴水,世界才会更美好,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知道节约用水,意识到水的重要性,才能让问题彻底解决。怎样节约用水呢?很简单,只要你每天洗完手拧紧水龙头,不随便洒水玩,洗菜的水用来拖地,拖地的水用来冲马桶,就基本做到节约用水了。同时,自己节约用水是不够的。你应该监督自己的家人节约用水,遇到人浪费水出手制止,多多宣传节约用水,才能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爱护每滴水。

离世界水日已经不远了,但我希望大家天天节约用水,做节约用水的小标兵,让每一天都是世界水日!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3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在家里,孩子学习和作业的时间,我们就不会看电视、玩电脑。在其他的闲暇之余,也尽可能和孩子一起看些书,历史文学什么都有,慢慢地孩子对书产生了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孩子的知识。

学会倾听,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父母的和孩子之间总会有代沟,孩子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常常过分的自以为是。做父母的,要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坐下来,面对面的聊聊天,说说心里话,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期盼,但不能简单的从一个方面要求,要努力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就像有时候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要帮助孩子找原因、定方法、定目标,少责怪,多引导,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与我们及时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共同探讨,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4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水,人就无法生存,万物将不能生长,世界将不会如此多姿多彩。因此,我们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时时挂在我母亲的嘴边。每当我浪费水资源的时候,我母亲都会不由自主的上前跟我讲起一水多用。“你看,你看,这么干净的水怎么能倒掉呢?这洗完脸的水还可以洗脚、洗抹布、洗拖布……这水要是浪给了多可惜啊!你想想,如果这些水要是给那些缺水的地区的人们,你知道他们会是怎么样的珍惜这水吗?你再想想啊,要是没有了水,万物将会灭绝、人类将会死亡、世界将会变得混沌一片……”一直没完没了的对我们说起了一水都用的的道理。 要是有人来我家住,这位同志肯定倒霉。因为妈妈会把这位同志当成不懂事的小弟弟一样来看待,保证少不了听我母亲那,唠叨的话语:洗澡的时候,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沐浴露,最后一次冲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千万不要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啊、裤子啊、裙子啊……洗澡要是时候就是洗澡,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玩边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啊,小朋友们……一直讲到你能遵守这些原则为止。

别看妈妈唠唠叨叨不停,其实他还帮助了不少人呢!例如:邻居的阿姨把洗衣服的水刚想倒掉,却听到妈妈狼一般的一喊,阿姨停下了手,先是一楞,还不知妈妈的意思。妈妈却在那里一本正经的说到:“哎呀!不要到掉这水这水还可以洗一下拖布、抹布、呢!要不然你洗拖布还要重新放水,多浪费啊!”邻居的阿姨一想,也对啊!这样也算节约用水啊!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5

今天,我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三讲: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我觉得其核心思想就是,家庭不是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家长不能单纯地以布置作业的式来教育孩子,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从而推动孩子更好地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教育,温暖的家庭关系、积极的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要素。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相亲相爱、儿童优先、自立自强、共同成长等价值观会深刻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

根据教育专家的建议,我觉得言传身教是一部分,具体的生活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让孩子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在劳动过程中力所能及、持之以恒,有助于增强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养成整洁有条理的思维品质帮助学习。学习与劳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做到真正的寓教于生活。

行为规范观后感篇6

在8月5日,我有幸观看了《家庭教育应该在关爱和约束中达成平衡》这一期节目,触动较深。在节目中两位资深儿童教育专家以及主持人,通过问答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思路。

众所周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儿童比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接收的信息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广,怎样教育孩子,使得其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益,这是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在节目中嘉宾指出要宽严相济,而且管教的“宽”和“严”不应限定角色,而是要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的基础上,做到宽和严的统一。对于原则问题要严,对于孩子的独立发展问题,要宽松。

此外,嘉宾还提出,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将“爱父母”融入到爱的教育中,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建设,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生活的不易,而不是只想着自己。这种教育不是向孩子说教似的诉苦,而是要让孩子切身感受,让他有爱的能力。

最后,家庭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和家规,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断地熏陶孩子,让他自然学会社会规则,道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