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作文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假设,往往会在作文的虚拟空间里获得试验机会,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用历史写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用历史写作文篇1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浓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就是来自《水浒》的他——武松。
武松自小行武,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刚猛不屈是他刚烈的性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的英雄本色;满腔热血构成了一个传奇英雄人物。如果用三个字概括武松的性格,那就是力、勇、智。这三个字既是武松行侠仗义的特点,又是武松打抱不平的写照,力、勇、智使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武松力大无穷。在景阳冈,他独自一人赤手空拳对战一只老虎。只见武松先是一闪,再是一躲,摸清老虎“一掀,一扑,一剪”的套路。等那老虎复翻身回来,武松一棒,二跳,三拎,把那老虎按将下来。见那老虎挣扎,他便往老虎脸上乱踢。又见那老虎咆哮,一边用左手揪住顶花皮,一边用铁锤般的右拳击向老虎,打得老虎眼鼻口中鲜血四溅。
武松勇敢无畏。为了亲情不顾三七二十一闯入酒楼,左手拎着人头,右手拔出尖刀,往那西门庆脸上一扔,吓得西门庆魂飞魄散。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武松怎会饶过西门庆,他一钻,一带,一提,一抓,便把西门庆扔下楼去,又纵身一跃,跳下楼,手起刀落,剁下西门庆的头。
别看武松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智却不容小觑,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他从馒头中便看出异样,当其他两人因为饥渴喝了放入蒙药的酒时,武松却临危不乱,偷偷把酒往角落一倒,假装晕倒,等孙二娘一过来,就立即翻身而起,将孙二娘绊倒在地。
从景阳冈打虎,我们见识了一个力大如牛的武松;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到血溅鸳鸯楼,我们见识了一个嫉恶如仇、秉性刚烈、勇敢无畏的.武松;从大闹飞云浦到智打孙二娘黑店,我们更见识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武松。
这就是武松,一个武艺高强的好汉;
这就是武松,一个智勇双全的好汉;
这就是武松,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
这就是武松,一个敢作敢当的好汉;
这就是武松,我心中的英雄好汉。
用历史写作文篇2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每件事都是一滴水,无论事件大小,都是这条巨河的一部分,都汇总在这里。水,是生命之源;历史的长河,则是人文之本。我们能在它那儿获取无尽的智慧。那么,我们又从它那儿获知了什么呢?
春秋末年,吴越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再两国一次交锋中,越王勾践败给了吴王夫差,成了俘虏。勾践服了三年的苦役后,被放回越国。之后他卧薪尝胆,愤发图强,最终做出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
历史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一蹶不振、自甘坠落。只要信念还在,只要信心犹存,只要勤奋依旧,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淮阴侯韩信曾经受市井混混的胯下之辱,但后来却成功了,被别人看成懦夫的韩信功成名就,而且名留千古。
历史告诉我们:“忍”是人们的必修课。“忍”是什么?“忍”是心头上的一把刀啊。懂得“忍”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楚霸王项羽戎马一生,身经七十余战,英勇无比,无人能及。可最终在乌江自刎身亡,“江水依旧流,霸王不复返”。为何?
历史告诉我们:“天命”是不可信的东西。听信天命,不会判断,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成吉思汗铁木真,他是蒙古人的骄傲。他的少年时代是悲惨的,但他听了过来。靠着战马与弯刀,荡平了四海,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历史告诉我们:坚强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告诉我们:为人的成功,就是处事的成功。历史,就是在教我们该如何做人!
用历史写作文篇3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学者还将他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1802号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下面我们来读读他故事!
少年张衡故事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决心。后来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木鸟。
渴求知识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不足,不满17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气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
正是由于他这种虚心好学精神使得他在各方面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研究上也是举世瞩目,他创制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相类似仪器问世早1700多年。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他写《二京赋》“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关于张衡:
张衡家族世代为当地大姓。他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侄子。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益州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被拜为渔阳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一万骑兵。此后在他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但他对公孙述留下堆积如山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是一辆破车,携带只有一卷布被囊。
张衡像他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地区。这一地区壮丽山河和宏伟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都城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后来著名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但在青年时期,他志趣大半还在诗歌、辞赋、散文上,尽管他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
用历史写作文篇4
曹操幼年时,极其贪恋游猎、歌舞等事,而对于当时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死板学问、无聊诗文不感兴趣。
曹家乃仕宦之家,父辈大多读书甚为关注、用心,并因之谋求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对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也十分严格,特别反对他们不务正业,只知放鹰走马、听歌看舞,认为那样会影响学业、消磨志气、毁坏人品。
曹操有个叔叔,尤其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严厉管教族中子弟。所以孩子们既恨他,又怕他。一见他来,不管正玩什么游戏,也不管正玩得多么忘情入迷,立刻纷纷逃开,惟恐受责骂以至责打。
只有曹操这孩子,生性豪爽不羁,最厌恶别人强加其意在自己身上。每当叔叔出现、众兄弟惊呼逃窜时,他不但不躲,反而玩得更欢、更大胆、更别出心裁。
有一次他与众子弟玩打仗游戏。他指挥若定,把人们分成两队,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然后,令彼此进攻,玩“骑马打仗”。他一个人站在高台阶上,手举小旗,做双方共有的统帅。
整日间被关在书房吟咏那些发黄的古书、令人困倦的诗文的孩子们,一个个像放出笼的小鸟儿,一人背上驮着另一人,彼此进攻、防守,防守、进攻,或偷袭、或埋伏、或包抄、或恶战,在曹操统一指挥下,玩得痛快淋漓、身心舒畅。正呐喊厮杀、大汗如雨之际,猛见那位冷面如霜的叔叔怒冲冲而来,大家惊呼一声,顿时被扔的被扔、跌倒的跌倒,连滚带爬地四散逃去。
只有曹操一人,手持指挥旗,倔战在站在原地,直身挺胸,面对大发雷霆的叔叔,凝然不动、神色冷峻。
叔叔既惊讶这孩子的镇定,又气恼这孩子的大胆妄为。由于被曹操身上的一种威严不可欺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反倒有些不知所措。狠狠盯上曹操好一会儿,扭头、转身便找曹操的父亲曹嵩,添油加醋地告了曹操一状:如何行为不端,如何放荡不学,如何目无长辈,如何品格顽劣……
于是,曹嵩把儿子唤到面前,当着这位叔叔的面,狠狠责打了曹操一顿,令他务必痛改前非,否则驱出家门。
曹操一声不吭,忍受着父亲的责打。斜眼看到旁边抱肘观望、不无得意的叔叔,心里顿生一计。
过了几天,曹操在院中玩耍,见叔叔走来,又是一副要兴师问罪的神色,就突然躺在地上,四肢抽搐乱颤,两眼翻白望天,口吐白沫不止。
叔叔一见大惊,忙上来又问又摇。曹操却已人事不省,毫无反应。叔叔慌了手脚,急匆匆跑到曹嵩处,告诉曹操因贪玩过度,在院中“中风”病倒,而且病得不轻,似乎已有生命危险!
曹嵩十分着急,随着叔叔来到院中。却见曹操一个人端端正正坐在石榴树下的青石凳上,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读书,丝毫没有患病的模样。
“孩子,你现在可好了?!”曹嵩关切地问。
曹操从书间抬起头,迷惑地望着父亲:“您说什么?”
“你刚才不是病得很厉害,昏在地上直吐白沫吗?!”曹嵩很奇怪。
“谁说的?”
“你叔叔看见的!刚才急匆匆跑去告诉我的!你刚才是不是又玩耍游戏来的?!是不是由于玩累而致病了?!”
曹操看着叔叔:“我根本没犯病呀!我一直在这儿读书的。您怎么——”
叔叔窘急而气恼:“你刚才就是病了嘛!”
曹操转过身,面对父亲:“叔父不喜爱我、讨厌我,这我知道,可能是由于前些时候我贪玩了些。可今天,大概是有意告状、不顾事实了吧!”
曹嵩扫了那位叔叔一眼,什么也没说,掉头走了。
曹操冲叔叔狡黠地一笑,把那本发黄的书扔得很远。之后,又蹦又跳地玩去了。
叔叔再到父亲面前告状,父亲就不再相信他的话了。
从此,曹操益发任意游行,凭喜好学所需知识,以兴趣决定事情取舍,再不受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而自由成长起来。
当时有个善于观察人的名士叫许劭。曹操见到他,问:“先生看看,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将是治世的能干之重臣,同时又将是乱世的奸诈英雄。”许劭道。
曹操听到这样既有褒又有贬的判断,哈哈大笑,高兴之极。那一年,他二十岁。
用历史写作文篇5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却留下了让世人传颂千古的佳话传说。
千古佳话永流传
楚汉相争,项羽大势已去,处于败局。此际,面对着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并忍泪和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她心中早已明了,项王大势已去,自己只能成为项王的累赘,她不愿自己落入敌手让项王蒙羞受辱。她虽为一介女子,却也知羞呀,也知耻啊,所以抢先一步自刎在项羽面前。
“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由此上演……
美人起舞离愁尽
她,在众人离开他时不离不弃,情愿以自己做代价,唤起项羽奋战之斗志:“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情愿以一舞诀别霸王,自刎殉情,希冀胜利突围。
生死离别前的那一舞,舞尽了天下女子的绝代风华;那一抹泪,流尽了世间女子的辛酸。那飘舞的丝绸,写满了离别的愁绪;那轻盈的体态,转出了满腔的哀怨。
佳人,离愁上心,相思白头……
佳人帐下拭泪痕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英雄已末路,佳人何以堪?不过眨眼间,红颜已散尽。终始虞姬是那残弱无力的飞蛾,王是那焚尽世间所有的烈火。只不过,飞蛾的泪滴已灭不尽烈火,只能帐下拭泪,独自承受……
后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赞叹虞姬的美丽,更惊异于她的痴情与知耻。但,我毕竟只是两千多年后的一个旁观者,对于历史,我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却只能在迷惘中揣测,只能在历史的车轮所留下的痕迹中去寻找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虞姬的踪影……
用历史写作文篇6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也许有的人早已经中毒很深,可是他们自身却麻木不觉,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是中毒的表现,更不知道别人有是否正常。
假如在一个虚拟的环境当中,每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生活中正常的`标准,那么它自己就可能会朝着另外一种方向发展,或者是他自己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判断的价值观。
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故事的时候,那些生活环境似乎早就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融入到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当中,可是我们也并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辩证的未来,还是要持续的发展,说不定现在很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将来还会被推翻,就好像历史一样。
曾经的那些故事终于变成了历史,现在的故事取而代之。
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终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有时候想一想,时间的经历确实是比较残酷的,但是也正因如此,才能有那么好大的生活状况,有那么大的人类进化史。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是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能够知道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将来的生活会给我们无限的精彩,而我们现在也自然应该从中看清楚那些美丽,那些潇洒又能代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