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用文字搭建的思想宫殿,让那些流动在脑海里的念头有了具象的栖身之所,每一次写作文都是一次新的探索,帮助我们发现未知的自我和世界,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老师喜好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1
我见过很多老师,我也有很多我喜欢的老师。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女足老师——姚老师。
姚老师身材不太高,也不太瘦。她虽然是体育老师,但她皮肤很白。要我说,她那大大的眼睛最漂亮。
她教导有方。有一次,姚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要不要玩一个游戏?”“当然要!谁不要就是小狗!”我们大声说。她诡异一笑:“那你们不会反悔?这个游戏不许反悔。”我们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绝不反悔,反悔了也是小狗!”“好!”她笑得更开心了。她让我们排成一排,自己站在了中间,指着前面升旗台的一面大墙说:“你们一个接一个的把球踢在自己正前方的一小块墙上。还要让自己的球反弹回来……”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我们打断了:“这还不简单!只要瞄准了目标,就好了!这个游戏我们早会了!”
“是比弹得远吗?”“听我说!”姚老师示意我们停下来,“球弹出来,弹到第几条跑步用的白线,就跑几圈。”说完,老师哈哈大笑起来,眼泪都出来了。我们看着她,心里想:“不带这么玩的!”可是,只好硬着头皮玩这个游戏。
大家一个个都跑完了自己“换”来的圈,心里都很佩服她。我小声的说:“老师真是太厉害了,能想出这个办法,但也太折磨人了!本来还以为只是一个小游戏呢!”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2
她,穿着时尚。她,一头似洋娃娃样的长卷头发,头发上经常有小发饰点缀着。一张圆圆的脸,白皙的皮肤,细细的柳叶眉,配上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格外炯炯有神。虽说是一张樱桃小嘴,但从里面吐出的“莲花”可真不少。这家伙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周老师。
周老师的性格可谓像天气一样变化多端。在吵吵闹闹的教室里,同学们有的在玩手表,有的在和别的同学讲小话,还有同学直接离开座位去和别人玩游戏,忽然,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同学们看到是周老师之后怕得都不敢呼吸。只见周老师皱着秀气的眉头,用眼睛死盯每一位同学,她的火气好像要从鼻子里面喷出来了一样,过了三秒,周老师的怒火终于在那一刻爆发出来了!她用力地拍打着大门,门都要散架了!还大声说:“还吵是吧?”那几个下了座位的同学吓得魂飞魄散,像老鼠一样跑回位子,而其他同学则把头埋到地下去了,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呢?还不是怕撞在枪口上啊!要我说,你们那几个同学就非得吵得让老周使用“河东狮吼”吗?但周老师一高兴,我们就有甜头了!就说上次吧,我们班考的不能再好了,周老师便甩动着长发,嘴角还带着蜜糖一般甜甜的微笑,慢慢地走进教室。(好吧,说实话,平时看她严厉多了,还真是有些发毛)之后,她又把试卷轻拿轻放,生怕弄坏了好成绩。她生气起来可怕,很可怕。但温柔起来,又是温柔,极温柔。
这,就是我们班让同学们又怕又尊敬的班主任周老师。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3
有人说,老师是园丁,默默地打理花园里的一切,也有人说老师是春蚕,用那珍贵的丝编制我们的梦,还有人说老师是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
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顾老师,如今他教我们已是第三年了,老师的眉毛黑黑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两只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有着标准身材,有时很严厉,有时又对我们很好。顾老师备课认真,虽然每天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的课,累得筋疲力尽,但还每天坚持备课。顾老师上课总是那样丰富多彩,每一堂课都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在顾老师的教育下,我们的知识也逐渐增长了很多。
在上课时,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动听,有时还会问一些课文里的问题,比如:某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某段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做也没有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做完,那老师一定会盯着他写作业的。现在老师比以前三、四年级更严格了,如果有老师放学布置的做没做完,或没做的话,老师一定会打电话给家长的,我记得那一次,我预习功课忘记标自然段序号,老师说:“第一次我就不打电话了,第二次就要打了,我这次就发个短信。”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4
电影《老师好》带我们重温学生时代的青涩历程,勾起了完美的回忆。影片塑造了一位八十年代普通又朴实的“好老师”形象。苗宛秋老师严厉、古板、固执,被学生称为“苗霸天”(霸道威严),他那辆荣获“区级优秀老师”被奖励的自行车成为了连接他和学生情感的“纽带”。影片经过懵懂、调皮、富有个性的学生和他斗智斗勇的趣味故事,展示了苗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热爱和学生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被深深感动,几度热泪盈眶……
坚定信念不放弃每个学生
班级学生刘浩家庭困难,患上脑瘤需要住院手术,应对高昂的医药费,他号召学生募捐,寄出每月工资和复习资料帮忙学生解决困难;学生在派出所被拘留,是他第一个挺身而出,还帮忙学生要回被没收的商品;在学生受到社会上不法人员诱惑,自暴自弃,即将辍学之际,仍然是他不顾及个人安危,让学生重返学校......苗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将学生放在心坎,真真切切为学生着想。他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将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田。师生间真实、真挚的情感如一股暖流充盈心间。他是好老师的“标杆”,被学生称为是“全世界、全宇宙最优秀的老师。”这是学生对苗老师的嘉奖,更是他付出全部心血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深远影响改变学生一生
苗老师当年高考时是省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但由于家庭成分问题,被取消录取资格。苗老师没有步入北大学校心中必须是沮丧、遗憾、无奈......这对于他更是不公平的“遭遇”。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从省城到县里做起了教书匠,以自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师”的职责。学生王海对苗老师崇拜、羡慕,以苗老师为榜样,走上了老师岗位。班长安静自信地对苗老师说:“我要考北大中文系,我必须能考上”时,苗老师异常欣慰、自豪......苗老师给学生深远的教育影响,就如学生眼中的那束光,指明方向,照亮学生未来的前程!
严苛教育深藏教育苦心
高考前夕,苗老师的自行车丢失了,学生们比他还要着急。只要苗老师不在,他们就团体自行发动去寻找自行车。自行车找到了,学生满心欢喜本以为会得到苗老师一个笑脸或是几句鼓励的话,想不到等来的确是苗老师严厉地斥责,“一辆自行车值不了几个钱,时间失去了,去哪里找呢”学生尴尬地站在原地......对于高考而言,时间是宝贵的。苗老师为了让学生树立时间的紧迫感,全力以赴备战高考,用自我特有的“狠”方式,惩罚着他认为学生“出格”的行为,这饱含着苗老师的苦心,饱含着对学生满满的期望,他期望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的梦想,创造自我的精彩!
无私奉献彰显育人情?
苗老师义务帮忙贫困学生补课,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检举、告发到教育局,被停职回家。但他却不自我洗清“清白”;学校分配福利住房,没有他的名额;优秀老师表彰,没有他的名字......当这些“好事”与他无缘,受到这些看似不平等待遇之时,他始终选择沉默。学生安静为老师的处境和不公找县长申诉,却在回来的路上意外遭遇车祸.....看到这样的画面,让我既心疼苗老师,更为学生的遭遇感到惋惜和遗憾。苗老师是清高的,在他看来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他依然满腔热忱,不顾及自我的境遇。苗老师心中装的始终是学生,是职责,是使命!他不仅仅教书,更是育人,他用自我博爱的情怀帮忙每个学生成就更好的自我!
影片最终,在高三毕业合影时,苗老师不辞而别。他留给学生这样一段话:“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成为彼此最珍视的记忆。愿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都能在学生最好的时光成就他们,在人生中留下最完美、最温暖、最幸福的情感印记!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5
终于又到了一节体育课,同学们像一只只冲出牢笼的小鸟,飞奔下楼。
又迎来了熟悉的跑圈时间,大家累的气喘吁吁,跑到一半,我就累的喘着粗气。咦?那是?一套飘在空中的衣服?是不是累出幻觉了?我揉了揉眼睛,不,那是一位黑人老师!
队里也有一位眼尖的同学看见了,他大声喊道:“快看看,快看看!那是一位黑人老师!”同学们的目光被吸引了,“唰!”同学们整齐划一的把头扭向右边,眼球被深深吸引着。
只见,黑人老师身着一套蓝色运动服。蓝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蓝色的运动鞋,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耀眼。老师的肤色很黑,头上的头发和头顶几乎挨在一起,看上去这位黑人老师头发很稀少。
紧接着,一位大胆的同学朝着老师挥了挥手,还大声的喊了一句“哈喽!”于是,同学们开始跟风,一会儿挥挥手,一会儿说句英文,一会儿又跳起来,好不热闹!
黑人老师也张着嘴,露出标准的八颗大白牙,向我们摆摆手。这下,同学们更兴奋了!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老师真可爱!”“老师的运动服很是耀眼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位外国老师,就连回班的路上,大家也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位外国老师。
说实话,在五颜六色的操场上,这位黑人老师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6
这是一部以1985年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以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学校日常为线索,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的怀旧学校喜剧片。
电影讲述了苗老师(学生送外号苗霸天)与三班孩子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普通、平凡的故事。学生高一刚接触苗老师时对他是怕,之后受不了他的专制管理,开启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师生大战,大战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索展开,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学生渐渐理解了老师。明白他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却因时代原因与北大失之交臂。在自我语文老师的鼓励下,他报考师范,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并被分配到县城任教。这些经历,也成了学生们努力的动力,三班的班长安静就发誓非北大不考。但命运常常不如人愿,安静为了帮因给学生补课被停职的苗老师说情,归途中出车祸,没法参加当年的高考,之后连续两年去考,也没考好。
如果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观影人的表现,大概是笑和泪比较适宜。整部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苗老师的严厉、与学生间斗智斗勇,学生捉弄、报复老师等情节都是以诙谐、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现的。所以,观影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笑声结束,时不时又会传来抽泣声。是的,是影片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深深感动着我们。
这部影片选材学校生活,关注师生关系,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是优秀老师。高三毕业之际,苗老师悄然离开,应当是当下对那个年代老师的一种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个优秀老师?算吗,似乎不对,他将当年自我没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学生头上,逼着学生去实现。可这难道又错了吗?他爱学生,为班里长脑瘤的学生捐了一个月工资,到处找回混混队伍中的男一号。他悲伤着学生的悲伤,欢乐着学生的欢乐,时时督促学生争分夺秒的学习。这样的老师难道不优秀吗?可他没有私心吗?当然有,学生的好成绩能给他好声誉。但他不收补课费,免费给学生补课,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只能说明,这部影片中的苗老师是立体的、多元的、复杂的。现实中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结尾,三十年后,白发苍苍、颤巍巍的苗老师拄着拐杖去看截肢的安静,也许是发现了把自我的意志强加给学生,那是不合理的。他当年的离开是反思,三十年后的看望是愧疚,是忏悔!
身为老师,影片中的许多镜头在我的育人历程中也真实出现过,我与学生间也发生过“自行车”故事,我也有过如苗霸天般的强势、专制,也凭借一己之力努力为贫困生拉资助,也与学生上演过聚聚散散的故事。这些,不是一两个词,就能够平面化概括的。
影片是首尾呼应的。以“每个人的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当然也有离别的痛苦......”(大意如此,记不准了)开头、结尾。
影片最让我感动之处,是片尾将所有参演人员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没有一句台词的演员。这应当是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
影片另一亮点是吴京、张国立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这些明星加入,除了商业研究外,还有对老师这一群体的尊重吧。正如影片所传达的:不是幸运遇到好学生,而是与学生相遇,让彼此完美。如果师生的每一个相遇,都是幸福的,那么当老师,真好!
老师喜好的作文篇7
当轻柔的片尾曲在电影院缓缓响起,当苗宛秋和孩子们的毕业照在荧幕渐渐定格,我还擦着泪水,久久注视着荧屏,任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
到底是谁触动了我感情的琴弦?苗婉秋?洛小乙?安静?……
三年的高中,三年的情。作为班主任的苗宛秋以一个老师的执著和霸道、善良和宽容、侠骨和柔情悄悄走进了一群孩子懵懂的青春岁月——为挽救洛小乙夜闯黑帮地盘,为患脑瘤的“耗子”募集手术费,为冲刺北大的安静寄送复习资料,为贫困孩子免费补课蒙受不白之冤……
多好的老师啊!
我想起了曾经“讨厌”的老班,讨厌他成天“粘”在班上,仿佛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直到有一天,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青年,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闯到我们班,嚷嚷着要“教训”我们的班长。
恰好老班不在,我们都吓坏了,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眼看班长就要遭殃,突闻一声大喝,老班仿佛从天而降,铁塔一般的身躯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小青年吓得落荒而逃。惊魂未定的我们立马欢呼起来。从此以后,老班的陪伴不再让我们抵触了,每次回头,看到老班坐在教室后排专心地批改作业,顿感心里踏实了许多。
其实,老班何尝不是翻版的苗宛秋呢?军训时,一身汗水,烈日下陪我们站军姿,甘苦与共;演出节目时,为我们借服装、做道具,无怨无悔;踏青时,为我们拎挎包、拍照片、买矿泉水,亲如兄长。
我想起了胖胖的数学老师,母亲癌症晚期,晚上侍奉床前,白天一身疲惫,为我们讲课,从没一次落课。听班主任说,数学老师常常是把试卷、作业带到医院。夜阑人静,在母亲的病床前仔细批阅。
我想起了满头白发的语文老师,眼眸泛泪,深情为我们朗诵《可爱的中国》。一沓厚厚的日记本,总要让他埋首大半天的时光才能偶尔伸个懒腰,老师的口头禅就是:“你们认真写,我就要认真改。”
我终于明白,感动我的不止是荧屏上的苗宛秋,更是陪伴我们走过青涩年华的千千万万的“苗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