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及时分析出过往中存在的问题,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其实我们对写心得体会这件事也不陌生了,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1
寒假有幸看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书中一两个故事,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在这本书中的收集了60多篇教育名师的教学随笔,故事都是平常的生活事,却又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以现实中平凡的故事,去触摸哪教育中的精髓,去感受教育中“美”“爱”与“责任”。本书分为两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先照亮自己。生命需要照亮,这种照亮首先来自自身,来自对理想的追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盏灯更实在,更深入人心。它不光照亮了我们的梦想,也开启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大门。这盏灯让我回忆起以前教育学生的点滴,也指明将来的道路。
这书中的第一二个故事便让我深有感触,一个《是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一个是《开在角落里的花》。《我想听你把话说完》首先点明了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而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我想听你把话说完》的作者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师一样,呵护我们孩子柔弱的自信,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孩子也就不那么难了。
?开在角落的花》是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她患有自闭症,她时常被人们忽视在角落里,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美和爱。教育的价值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样的孩子,给他们的爱是无所不在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脚步太过匆忙,我们总在错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到了美。也许,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为何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不能像我们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其实不然,她的心里其实不需要你的怜惜。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蓝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阳光,而清清,这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能懂得欣赏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亲吻自己喜欢的事物!我为她感到震撼!而对于清清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很少细心地去观察孩子,很多时候在对他们说教,其实原来孩子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只有在的爱的环境里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此时在我心中对于这盏灯的理解有很多,它可以说是理解,可以说是尊重,更可以说是爱!源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爱……这些故事的来源,这一切都源于爱。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2
开学以后,幼儿园领导为了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出了每天读书40分钟的活动;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但是下班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简单的在网上欣赏了《一盏一盏的灯》之后,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一件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衬托出我们教师的平凡和伟大、辛苦而幸福、简单而高尚,很好的表现了我们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和伟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用非常真实的事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每一节生动的课、每一个优秀案例、每一段感人的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肯定会是最棒的!
做为幼儿教师,必须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点亮这盏光荣而又神圣的灯。我们的灯亮了,孩子们才能走的远;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培育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愿为孩子点亮那盏最美最亮的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3
从网络上找到了《一盏一盏的灯》,细细读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让我感到真实而亲切,故事中的主人翁每一次都像站在我的面前一样,给我欢乐又让我反思,我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在追忆中,回忆了我从教10年的点滴,回忆了这10年陪我成长的那些学生。
因为当年手术后在讲台上的微笑,毕业了很多年的学生依旧心存感激,还特意回母校看望的那位老师,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和教育的价值。文中的老师尽量用真诚去感化一个人,小心从事,学生因此对他的评价是《老师,你很天真》;《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的那位老师,因为保护那名小学生的自信而拖堂,虽然没有得到讲课比赛的名次,却一点都不后悔,内心反倒很平静;为养成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刘老师明知故犯地做了符合科学教育的《“低效率”的事》;在《山间小道的驴车上》,老师生病,躺在驴车里,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围着车跑……多么动人的一幕,读到这里,我是多么的羡慕啊;那个有情、有义、有爱,自信、自尊、自强,《希望所有人都幸福》的“罗海洋”,让我佩服,给我坚守这神圣职业岗位的最大的鼓励。
读着60个小故事,我的学生、同事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闪现,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也在回忆里感动。回忆里那些美丽的微笑,那些善良的举动,让我为自己的职业骄傲,为自己的付出而欣慰。
对照书中的故事,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哪些收货又有哪些不足。有时,我甚至想让时光倒流,让我重返那些记忆中的时间节点,让我可以更好的和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尽自己的所能的给他们更多理解和关爱。
希望我学生的记忆中能对我有那么一点印象,记得生命中有过一盏灯,陪伴过他,和他一起成长过。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4
近段时间以来,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阅读了王非老师所编写的《一盏一盏的灯》。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之后,我的心情越来越难以平静。看着一位位同行所讲述的自己从教的故事,我感慨良多。是啊,他们所点燃的一盏一盏的明灯,或明,或暗,但都为他们的学生照亮了前行的路。
从诸多的小故事中,我得到了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爱。正是用爱点燃的心灯,指引着学生们不断前行。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学者、诗人用他们热情的笔触对“教师”二字进行了诠释: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些,都无疑是对教师这一行业极高的赞誉。但是,我个人认为,用王非老师所说的灯来进行比喻则更为恰当。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学识,引领学生走过人生中的某一段路,每个学段的教师均是如此。我们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而已,至于怎么走,这全靠学生自己。在这一条路上,不可能永远一路坦途,这其中会有荆棘,有坎坷,有暗流,有波涛。学生们途经险阻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心生恐惧,甚至退缩,而我们教师若是能用爱点燃心灯,那将能使引路之光更亮,更温馨,让学生有更足的勇气迈步前行。
从教多年,我无可避免地也产生了一些职业倦怠。耳边时常听到一些同行在抱怨学生,抱怨家长,却很少听到有人抱怨过自己。是啊,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家长变了,学生也变了,其实,我们做教师的何尝不也是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呢?
还记得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年富力强,劲头十足,那时候,我是以一位大哥哥的身份与学生们相处在一起,很容易就同他们打成一片,学生们也很乐意同我交心。那时我住校,周末的时候,时常跟着一些学生到他们的家里去,深入家访,所有的村落,所有的学生家庭,我都一一走过,对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我了然于胸,那时的学生思想稍微有点变化,我便能立刻察觉,并以一位大哥哥的身份去做好思想工作。那时的我,心中从不会想着放弃某一位学生,哪怕他的学习再差。可是后来,在这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我发觉自己却渐渐地失去了教育的耐心,对几个吊里啷当的学生,我狠狠地批评了几次并告知家长之后,就在潜意识里给那些学生贴上了一种标签——“差生,无可救药”。从此之后,对这类学生选择略过。而这一类学生也真的不负所“望”,变得越来越糟糕,朝着“无可救药”的方向发展。现在想想,对于那一类学生,我又何曾有过当年的那一份耐心?若是对他们多一分关爱,他们又怎会沦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这一点,其实在近年来就得到了验证。现在我任教的班级里面有一名学生赖某非常特殊,由于小时候他受伤的缘故,他的智力大概保留在七八岁的水平,自制能力极差,偷窃、撒谎、旷课、钻女生厕所……身上毛病一大堆。初一年刚入学的时候,他一有违纪行为,我就打电话向其家长投诉,并对该学生严厉训斥,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收效为零,而且还将自己的心情搞得乱七八糟。后来我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学生我何必太过较真呢?只要他能够按时来到学校,能够好好地坐在教室里,又何必再强求他做到什么呢?”一放宽对他的要求,我发觉他身上的毛病似乎少了不少。有一次,班里有几位同学要欺负他,我狠狠地批评了其他几位同学,并在班上强调任何人都不得欺负他。他居然对我心存感激,并经常主动打扫讲台桌的卫生,班里的脏活累活他也抢着干。在班会课上对他进行几次表扬之后,除了学习之外,在其他很多方面他做得越来越好了。我对他也多了几分关爱,并同他几番交谈之后,他的自我约束能力似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初二年以后,虽然他身上还有不少的毛病,但是我惊喜地发现,很多老师以及班上所有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很讨厌他的,甚至有时还会觉得他很可爱。我很庆幸,一年多以前我对他没有选择放弃,那些许的耐心,那些许的关爱,正在使他一点一点地转变。
是啊,如果在对待所有学生的时候,我们都能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关爱,那结果或将大不一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愿我们都能用爱来点燃心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5
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将老师的作用比喻成“灯”。里面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灯光亮一些,学生就走的远一些,灯光暗淡,学生就会徘徊。”所以,老师是学生的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书里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们传递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开在角落里的花》,《窗帘钩成了精》……这些有爱心,耐心的老师,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成为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我也回想起在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有几个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余光依然时时影响着我,我的幼儿园的老师,我的小学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语老师,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学的一位老师,想想他们之所以给我留下这样深的印象,绝不是他们严厉严肃,甚至批评或者殴打,而是他们对我的爱,他们对我的宽容,给我的温暖,虽然我也有错的时候,可是他们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让我一直怀念着他们。还有他们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温暖,呵护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中用真诚和真心浇灌心灵的花朵。让自己也能成为一盏灯,也能引领学生走一段路程。
书中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魅力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抄录至此,值得思考。
读一盏一盏的灯心得体会篇6
寒假期间,我按照学校的要求阅读了《一盏一盏的灯》,书读过了,但心得久久无从下笔。一是读书不太深入,二是有一种懒散心态作怪。新学期初,再次捧起书来读,细细品味书中一些教育教学小故事,顿时醒悟才发现这些小故事真的就像一盏一盏的灯,照亮我教书育人的道路。每一个故事,就是解决问题的每一种方法;每一个故事,就是每一位老师的育人智慧。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出美丽的教书育人精神和教师职业道理。
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诗人饱含深情地讴歌教师,他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也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然而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喻为“灯”的这个比喻是最为贴切的。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我们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一丝温暖……
然而我们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两袖清风,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责任和奉献。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爱的无怨无悔……
我们常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爱。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世上有很多的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这就是爱。在这里不由得想起在书上看到的这样一段文字: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工作八年,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的这段时间,让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学会了该怎么去爱我的孩子们。爱是用春天般的温暖感化迷途的精灵,用春风般的柔情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用春雨般的情怀滋润干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韧的力量守望生命的成长!爱是可以传递的,爱可以产生信赖,爱可以点亮心灯……
就像这本书中的题记说的一样: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亮一盏心灯,不仅照亮自己,更照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