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环节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确保知识的易懂性,教案的评估机制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针对性辅导,以下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2、大胆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向朋友学习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重点】乐意表达自己与同伴的长处,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难点】感知事物的强弱相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2份。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强”
1、出示“强”字
师:什么是强?强表示什么呢?你喜欢强,还是弱?
2、小结:强是厉害、本领大的意思,我们都喜欢强!
二、“强”与“弱”
1、初步感知故事
师: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关于“强”和“弱”的故事——《谁最强》。
老鼠家里有喜事,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都是老糊涂,争来争去定不下,只能这样来回答,哪个最强就嫁它。女儿到底嫁给谁,你们一起帮帮它……
2、共同讨论
师:你们认为(太阳、乌云、风、墙、老鼠)谁会成为老鼠女儿的新郎?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来表述自己这组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经验共享
逐步出示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墙、老鼠……)
(1)一开始老鼠女儿认为谁是最强的?(太阳)但太阳怕谁呢?(乌云)
(2)太阳和乌云比,谁比较强,谁比较弱呢?乌云又怕谁?(大风)
(3)本来是强者的乌云在大风面前又变成弱者,这是为什么呢?
(4)那么大风就是最强的那位了吗?(墙)
——原来再强的大风也有它的.弱处,它最怕的是碰到墙,墙会挡住它的去路。
(5)那老鼠女儿就嫁给墙吧?
(6)哦,这么说老鼠大哥就是这里面最强的了?还有谁比它更强的吗?
(7)“……”省略号表示等等等等。
小结:谁最强是不一定的,他们有着各自强的地方,也有各自弱的地方。强与弱只是相对的,遇到不同的事和人,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三、强强联手
1、“强”与“弱”
师:你们有没有强的地方?哪些方面你是强者?
师:(出示表格)记录自己的强与弱(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2、幼儿自主分享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朋友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你需要向谁学习,哪些朋友的弱处需要你去帮助的?
小结:我们要多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互相帮助,那样我们才能变得更棒、更强!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2
目标:
1、学习有关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2、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本文生动而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重点:有层次地说明与运用拟人、举例的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抽象的事理
难点: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设想:品味语言四步走
课时:2课时
操作: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感知
程序:
㈠导入:诗歌导入,引起兴趣。
㈡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本文出现了三个概念: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和物候学,请通读全文,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2、你认为本文介绍的重点是什么?说明理由?
㈢再读全文,专项训练:
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提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㈣层次划分:据上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该如何划分?
㈤作业:比一比,看谁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最多?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要点:品味、积累、运用
程序:
㈠导入: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语言?
㈡品味语言
1、第一段: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②“燕子翩然归来”放到“草木萌发”的前面,行吗?为什么?下面哪个季节的物候现象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2、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介绍物候学知识,有一个很明显的方法,你能发现吗?①括出文中的.例子。②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③“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九天。”一句中“前者”、“后者”各指什么?④第⑧段为什么举两个例子?⑤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㈢积累语言
1、背诵第1自然段
2、背诵24节气歌
㈣运用语言:
1、朗读诗句,说明时间。
2、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去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附: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思路:以读写为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分层设计。
内容:
一、基础题
1、生字注音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简答:第一段,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春:
夏:
秋:
冬:
三、品析:
1、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九天。”一句中“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古寺内容,懂得做事要专心。
2.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3.能观察画面,学习复述故事中的片段,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活动准备:
1.挂图7号;《小朋友的书我要上小学了》;磁带及录音机。
2.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图上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见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就叫《上课》。
2.放录音磁带,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故事里有谁?
它们上课表现怎么样?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八哥老师在上课前提出了什么要求?
八哥老师问学生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怎么说,怎么做的?
八哥老师分别请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起来念时,它们是怎么说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
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为什么没有把八哥老师教的五个字都学会呢?
4.幼儿认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教师出示字卡,幼儿学习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幼儿懂得上课应认真、专心听讲。
5.讨论: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你觉得上课是应该怎么样?为什么?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朋友是快乐的。
2、学会使用待客语言:xx好、请进、请坐、再见。
活动准备
1、门铃一只;请一位外班教师配合教学。
2、事先与家长交谈过,了解幼儿家里有哪些朋友。
3、角色游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外班教师按门铃引发幼儿兴趣。
――门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你是谁?”)
2、外班教师回答:“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建议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宝宝爱看书》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对阅读画书感兴趣。
2.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的翻书。
3.看完书能把图书送回原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图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你们想看吗?
2.展示封面
让幼儿认识封面,知道封面是有这本书内故事的名字。
这本书的名字是《小鸡的一家》
二、教师示范翻书的方法
1.引导宝宝看书时要先看封面,看完后捏着下角,轻轻地翻过去,观察书中内容。
2.学会一页一页的翻看。
三、宝宝观看小图书
引导宝宝边听老师讲故事边学习一页一页的翻书,重点的图文可引导宝宝跟随教师点读。
四、鼓励宝宝送书宝宝回家。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活动难点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指偶。
活动过程:
1.教师有声有色的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谁?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吗?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树公公、梨花姐姐、树叶哥哥、树干大叔)
2.教具演示,串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提问: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吗?在什么地方采到的?
(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为什么开的`又香又美丽、(树叶哥哥每天用阳光和水分制造成养料送给梨花,所以梨花开的又香又美丽。)
(3)小朋友能摘梨花吗?
(不能。要爱护树木)
(4)梨树怎样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农叔叔给梨树浇水、施肥、捉虫、梨树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想故事内容,学习用"……突然……"的句式表达画面……
2.理解"突然"的意思,体验"突然"的趣味,尝试进行故事续编。
重点:学习用重复的句式表达画面的内容,并能大胆猜想故事发展
难点:理解"突然"的意思,尝试讨论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突然》ppt
活动过程:
一、抛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朱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老师吗?你们知道"突然"是什么意思?
2、"突然"是不是这意思呢?老师找了一个故事,我们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二、阅读猜测,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哦!看到了一只蜘蛛,那它在干什么呢?蜘蛛荡着秋千,它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也来和小蜘蛛一起荡秋千吧。
2.一只小蜘蛛正吊在树枝上荡秋千,荡呀荡呀,突然--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引导幼儿猜测,教师做适当的回应。
3.出示图片2:看,这只蜘蛛到底怎么样啦?那公鸡是怎么吃到它的呢?嗯,一只公鸡跳起来,"啊呜"一口吞掉了它!
4.现在公鸡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它带着快乐的心情会去干什么呢?
5.出示图片3:公鸡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一小朋友学公鸡唱歌)公鸡高兴的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出示图片4)怎么啦?对,一只狐狸扑过来,"啊呜"一口吞掉了它!
6.出示图片5、6:狐狸啊,吃的饱饱的,觉得口渴了,然后去干什么啦?去了湖边喝水。我们来学学狐狸喝水的样子。(教师讲述:狐狸正在湖边喝水)突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谁来说说?突然--一只狮子窜了出来,"啊呜"一口吞掉了它!
7、出示图片7:后来,狮子吃了狐狸之后在干什么?
8、一只狮子在灌木丛中撒尿,突然--(出示图片8)谁能用突然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一只霸王龙冲了出来,"啊呜"一口吞掉了它!
9、完整欣赏讲述故事图片1--810、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续编故事,激发想象
1.出示图片10:这只霸王龙吃了一只大狮子,霸王龙会去干什么呢?吃饱了的'霸王龙正躺在太阳底下休息呢……突然--会发生什么事情?(出示图片11)
2.幼儿自由讨论,续编故事
四、欣赏原创,自然结束
1.出示图片12:咦?发生了什么事?
2.一条毛毛虫钻进了它的鼻孔,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3.突然--啊……嚏……(教师演示课件13),谁来说一说?
4.集体表述画面,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霸王龙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把蜘蛛、公鸡、狐狸、狮子全部都喷出来了。
五、联系生活,说说"突然"
1、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突然》。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知道"突然"什么意思了吗?
2、故事中发生了很多突然的事,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
3、出示图片13、14、15:图片中小女孩在干什么突然会发生什么事情?之后两幅幼儿看图讲述。
4、你能用突然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吗?
关于书的语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与图形。
2、通过游戏尝试小组合作。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会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骰子,图形骰子。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骰子。
二、出示教具颜色骰子。
认识颜色,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颜色。
三、出示图形筛骰子。
认识图形,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图形
四、掷骰子。
请幼儿上太台2个骰子同时投出,如红色、圆形。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红色圆形,并在记录卡上找出来。
五 、幼儿操作。
1、讲述操作要求与规则。
2、分发操作材料。
3、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4、评价幼儿操作记录卡。
六、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