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1-20 作者:pUssy

心得体会是人生的宝藏,为我们注入更为深刻的思考和内在的丰富,通过反思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国防军事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5篇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篇1

这天下午进过上级领导的一次国防教育,让我有了这样的心得体会。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_,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因为过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及社会的发展。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去保护我们的家园,最重要的是世界的和谐、稳定,而决定世界是否和谐、稳定地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与国之间是否和平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

有这么一句话“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如果想和平的进行,首先这两个国家务必互相尊重,不用为了扩大自我的领土,争夺不属于自我的资源,而使用霸权主义进行军事威胁,或者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相反的,一个国家就应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对需要帮忙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人民,就务必要国防,然而,过方式对外进行的,要想国家长盛不衰、飞黄腾达,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齐心协力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因此,人与人之间务必和睦相处,不要勾心斗角,不要明争暗斗,不要四分五裂,而是要一视同仁,要友善待人,要有大国国防观念。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大国国防观,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和规划。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只有国家稳定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理应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加强对国家的职责感和民族使命。一“羊有跪母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国家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担当起保卫国家,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我的力量!俗话说“居安思危”,因此,我们要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尽自我的力量保卫我们的祖国!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篇2

5月27日上午,我参加了由我委机关党委、工会、办公室组织的“庆祝建国-周年国防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的地点坐落在北辰区青光镇天津警备区教导大队院内,活动的内容有“八一式”步枪100米卧姿射击和参观兵器展览。

我和大家一道首先参观了兵器展览,该展览分三个展厅,展品为各种军刀、枪刺,国内外各个时期的手枪、步枪、机关枪和部分火炮,还有神州火箭的模型。随后又按计划进行了“八一式”步枪100米卧姿射击。作为从军20来年的一名军人,离开部队后还是第一次走进军营。当再次看到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军营时,我感触颇多。说熟悉,自己参观了火热的军营和各种枪械,感到十分地亲切,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部队,仿佛自己还没有离开军营;说陌生,看到军官和战士的服装已和国际接轨,看起来显得更加威武和潇洒,军营的训练器械与设施更加完备、整齐、化一、保障有力,军人的素质更显过硬,不知从这里又走出多少军事训练的尖兵。

今天的射击,10发练习子弹,上靶9发;考核5发,上了4发,虽然成绩感到不理想,但让我重温了军营,又体验了当兵的感觉。现在我虽然已离开军队,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但对培养、教育我成长进步的军营依然十分热爱和眷恋,我要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用一流的业绩,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篇3

记者:现阶段,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各地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财力也不平衡,针对这个问题,法律有没有作出原则性规定呢?

郝万禄:是的,财力是保障军人地位和合法权益落实到位的物质基础。这个问题涉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所需经费来源渠道多元、情况复杂,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是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以及财力实际状况等因素确定的。本法涉及的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事务,总体上属于中央的财政事权,由中央财政安排经费;部分事务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支出责任;还有个别事务属于地方事权,由地方财政承担支出责任。法律依据国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有关规定,明确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列入预算。这样规定,旨在界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保障责任、权利和义务,符合预算规则,强化预算约束,有利于增强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所需经费的计划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激活各类保障资源,确保相关经费的有效落实、高效使用。

记者:国防是全民的国防,维护军人地位、保障军人权益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请您谈谈法律在这方面有哪些新规定?

郝万禄:这个问题很好。法律着眼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环境,发挥法律规范的引领、鼓励、倡导作用,对全社会参与支持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工作作出多方面规定,主要有“五个鼓励”:一是国家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军人权益保障提供支持,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力量依法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二是国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为军人军属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就医提供优待服务;三是国家鼓励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优先安排随军家属就业;四是国家鼓励和扶持具备条件的民办学校为军人子女和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提供教育优待;五是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为困难军人家庭提供援助服务。这些规定措施,符合国家关于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公益事业的改革走向,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军人抚恤优待等权益保障质量水平;有利于强化全民国防意识,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

记者:按照您介绍的立法思路,在整个法律体系架构中,军人地位是核心和主轴。请您解读一下本法是如何规定“军人地位”的?

郝万禄:确定军人的法律地位是规范军人权益的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整部法立起来的关键。着眼本法立法目的,将军人地位概括为:法律赋予军人的义务和权利,以及由此决定的军人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本法所规范的军人地位,涉及军人义务和军人权利两个基本问题,实际上是指军人依法承担的特定义务和享有的特定权益的综合体现。因此,法律规定,军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武装力量基本成员,是人民子弟兵,是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并相应规定军人担负的职责使命。在此基础上,法律还对军人政治权利、军内民主权利、军人履职保障、作风纪律要求等作出明确。这样规定,首次在法律中鲜明确立军人地位,深刻揭示了军人地位的基本构成和本质内涵,以法律形式宣示国家的鲜明态度和全社会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可以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

记者:军人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理应受到法律保护。请您谈谈法律在这方面作出什么规定?

郝万禄:是的,履职保障是职业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我国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人员类法律,都对工作条件保障、身份保障、培训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军人职业关系国家安危,军人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神圣职责,法律地位重要、使命任务光荣,依法保护军人履行职责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法律第十九条从三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明确国家为军人履行职责提供保障,军人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二是明确军人因执行任务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按照有关规定由国家予以赔偿或者补偿;三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为军人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这样规定,既明确了依法保护军人履职行为的基本要素和要求,又与国防法关于现役军人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保持一致。军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责任履职,实质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只有受到法律的有力保护,其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才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记者:法律设专章规范军人荣誉维护。请您帮我们解读一下法律是如何规定军人荣誉的基本内涵的?

郝万禄:荣誉是激励军人为国奉献牺牲的不竭动力源泉。我军的光辉战斗史、建设发展史,就是一部军人崇尚荣誉、珍惜荣誉、创造荣誉的历史。法律设置专章规范军人荣誉维护,既是系统规范军人权益保障体系的需要,也为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既激励军人崇尚荣誉、珍惜荣誉,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又能够对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起到引领作用。法律对军人荣誉的基本内涵从两个层面作出规范:一是从价值认同层面,明确军人荣誉是国家、社会对军人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褒扬和激励。这样规定,深刻揭示军人荣誉的政治性、崇高性和引领性。军人荣誉源自军人担负的职责使命,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军人的职责使命所系,所以,军人荣誉是国家、社会对军人履行义务、所作贡献给予的褒奖和根本认同。二是从功能作用层面,明确军人荣誉是鼓舞军人士气、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精神力量。这样规定,深刻揭示军人荣誉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强烈的感召作用和巨大的规约作用。军人职业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奉献性、流动性,其牺牲奉献离不开坚定的信仰支撑和充分的荣誉激励。军人荣誉既是军人地位的集中表现,也是军人重要的精神性权益,正是基于国家和社会对军人荣誉的认同和维护,基于军人对荣誉的崇尚和追求,才不断激发着军队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士气。

记者:军人荣誉体现对军人地位和价值的根本认同,需要持续地培植和激发。请您谈谈法律对军人荣誉培育模式是怎么规定的?

郝万禄:你讲得很正确。军人的荣誉不仅需要维护,而且还需要不断创新培育模式。对此,法律作出系统规范:一是明确军队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强化军人的荣誉意识,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这样规定,明确了军人荣誉培育的基本途径和目标导向,继承了我党我军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二是明确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奖励激励和保障措施,培育军人的职业使命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军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规定,明确了军人荣誉培育要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奖励激励和保障措施等多种形式,把弘扬牺牲奉献精神与强化政策制度激励统一起来,激发官兵献身国防的热情和动力;三是明确全社会的相关责任,即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宣传军人功绩和牺牲奉献精神,营造维护军人荣誉的良好氛围;四是明确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的国防教育课程中,应当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军人英雄模范事迹等内容。这样规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我军的光荣历史、军人的英勇事迹等纳入国防教育课程、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之中,是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夯实国防教育基础的迫切需要,具有深远战略考量和现实针对性。法律对构建军人荣誉培育模式作出的这些规定,既传承了我党我军培育军人荣誉的宝贵经验,又创新发展了新时代军人荣誉培育模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30日 02 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篇4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应该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

我们青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才能令垂涎中国的列强望而却步。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近距离感受战争,比如在革命纪念馆有一些模拟战场,通过高科技声、光、电再现战争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震撼不已。

每一个学生都应实行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假期里经常参加一些军训之类的活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在艰苦的条件下勇于磨练自己的意志,拥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到部队上亲自感受一下绿色国防的魅力,高校国防教育心得体会让你会更加有一种使命感好、责任感、自豪感。你一定会特别向往军营生活,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选择军营,关注国防是你无怨无悔的选择。军装很美,它不只是一种服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荣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每一次抢险救灾,他们都冲在了最前面,虽然满是艰险,却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每一次战胜困难时,看到同胞们感激的笑脸,那是最奢侈的回报啊!

国防军事心得体会篇5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我中华,心系国防”。

金秋送爽,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将要度过了61岁华诞!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不但站起来了,更富起来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gdp跃居世界第四,继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今年我们又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这些成就,无不令国人骄傲。然而,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有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谁会忘记圆明园燃起的冲天大火?谁会忘记悲壮的甲午战争?谁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1840年,英国仅凭几千多人的海盗式舰队,打败了拥有160万军队的所谓中国“天朝”;19世纪末当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华大地之时,中国人民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中华民族这屹立在亚洲东部的泱泱大国竟落到了束手待毙的境地;我们的民族曾被蔑称为“支那”,我们的人民曾被骂作“东亚病夫”;八年抗战,死难者过千万。百年屈辱史,我们河山破碎,民不聊生,多少无辜之人成为刀下鬼,民不民,国不国矣!

我今日提及百余年的屈辱和血泪,非要牢记仇恨,而是要心系祖国,居安思危。人们是怀着企盼和平的心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而事实证明:人类的永久和平并非随着新世纪、新千年的钟声就轻易得来。我们的祖国已近20年来无战事,在和平年代,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于是有的人觉得战争枪炮声已经远去,便淡化了国防观念;有的人把国防看成只是国家的事、军队的事,把国防教育当成战争教育,这些都是十分危险而可怕的认识。战争可以千日不打,观念不可一日松懈。在改革开放初期,指出要始终把国家安全和主权放在第一位。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安全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其他利益可言。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和平时期重视强化国防观念,教育人们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对国防安全、经济建设还是社会的稳定等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未来一旦发生战争,将不再是简单的敌我双方对垒,而是陆、海、空、天、电(电磁战)一体的五维战争,将不再有前方后方之分、军队民众之别,一旦战争爆发,需要举国迎敌,全民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家安全利益观。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国防教育宣传周,借此机会,我们应当加强国防意识,了解我国的国防力量、世界格局,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树立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献身国家、服务国家的观念,并最终务实到学习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仅为国防建设,也为经济建设付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一起祝愿伟大的祖国母亲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