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帮助我们整理思绪,理清复杂的情感与想法,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将内心的纠结与困惑转化为文字,找到情感的出口,下面是小文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掰玉米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农村,每天早上起来,都能闻到清新的空气,每天都能听到小鸟在枝头欢快的歌唱,都能看到田里一望无际的绿色。
去年秋天,玉米长的很大、很多,丰收在望。于是,一大早我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田里掰玉米。来到田里,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绿色。我们安排好之后,就开始掰玉米了。玉米可真难掰呀,它们长在叶柄的.地方,稍不小心,就会被叶子割破手,所以要特别小心。在掰玉米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不少的青虫,我一动它们,它们就显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样子,真好玩。掰完之后,我坐在爷爷车上的玉米堆上,回家了。回到家,我对爷爷说:“爷爷,下午我还要去。”爷爷高兴地说:“行呀,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吗。”
到了下午,我来到田里,太阳火热地照在身上,钻到玉米地里难受极了,但玉米们好象在说:“快来呀,快点来摘我们吧。”我赶紧劳动起来。不一会儿,车就满了一半了,玉米也快收完了。爷爷说:“再加把劲儿,争取四点之前干完。”听完爷爷的话,我们又是干劲十足。三点半时,我们就干完了。回到家,我们洗了洗澡,躺在床上,感到浑身舒服。
乡村,每当丰收的时节,都是最热闹,人们最辛劳、最开心高兴的时候。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2
今天做完作业没事干,爷爷说我们一起去掰玉米,我就和爷爷妈妈一起去快乐农场掰玉米。一路上,鸟儿欢呼雀跃,仿佛在为我欢呼。
走进“快乐农场”,看见玉米秆像哨兵一样站在地上,背上背着“手榴弹”,守护着爷爷的“快乐农场”。
?快乐农场》中绿色的玉米叶子随风起舞,像仙女的绿色丝带。有的玉米像婴儿一样裹在绿色的衣服里;一些玉米被他们笑破了肚皮,露出晶莹剔透的玉米粒;还有玉米,像个小姑娘,羞涩地躲在叶子哥身后。
爷爷说要挑有胡子的玉米,胡子越黑越好,因为胡子越黑的玉米越老,可以吃。
我径直走向一个留着深色胡子的角落。我一伸手去摘,就看到一只虫子躺在玉米上休息。我吓了一跳,大叫:“救命!”说完,以比百米冲刺更快的速度跑到安全的地方。这时,我看见爷爷和妈妈哼着小调,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迈着轻快的步伐摘着玉米。我终于鼓足勇气又去找玉米,只听到一声噼啪,玉米被我掰断了。“是啊,我打虫子了!”我对着蓝天大喊。
俗话说: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如果是这样,工作很辛苦,收获却很甜,让我想到了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3
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到尹建一家地里掰玉米。大家按老师约定的时间到高速路口集合,人到齐后开始出发。
大家有的骑电动车,有的骑自行车,像长龙一样的队伍行驶在公路上,给大自然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知不觉就到了玉米地,放眼望去,一片片整齐的玉米展现在大家面前,老师对大家讲了活动奖项和注意事项。一声令下,同学们像离弦的箭,迫不及待地冲向玉米地,只听咔嚓咔嚓掰玉米的麻利声,我也不甘示弱,把一棒棒金黄的玉米装进了妈妈张开的袋子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淋,玉米叶子挂到同学们的脸上,小虫子爬到了脖子上,大家没有一个娇气喊着放弃的.。老师约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家在紧张高兴中结束活动,按照老师要求不让妈妈帮忙,自己把玉米一袋子一袋子背到地头让老师统计。
结果出来了,老师先发一等奖三个棒棒糖,我得了二等奖两个棒棒糖,可想而之三等奖是一个糖了。拿着第一次得来的劳动成果既开心又知道它来自不易。通过这次掰玉米,让我真正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今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多参加这样的劳动来锻炼自己,做一个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4
今年国庆长假,我去姥姥家掰玉米。
姥姥家可真好,因为她家有可爱的小狗,健壮的大牛和成片的庄稼。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掰玉米。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生长着成片的玉米。玉米的杆像是一根绿棒,上面长着长长的绿叶,玉米就藏在叶子里,它的皮有绿色的,有黄色的,头上还有红丝丝,它那珍珠般的果实就在玉米皮里。
看到这景象,我兴奋至极。我央求妈妈教我掰玉米。只见她戴好手套,又拎起一个袋子,抓住玉米,一使劲,玉米就掰了下来。哎,原来掰玉米这么简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戴好手套,拎起袋子,正要跑掉,却听到她喊道:“千万别摘下手套,别漏下玉米,小心摔倒,别掰人家玉米……”话听一半,我便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别说了。”“很难的,一会你准干够了。”“不一定。”我随手掰了一个玉米,噢,这么简单呀!我一个接一个地掰,越掰越快,一个下午,我竟掰了一大袋子,我给妈妈看了之后,问她:“你还说我干不了吗?”她说:“不,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高兴地笑了,妈妈也笑了。
太阳渐渐地落山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玉米地。美丽的晚霞伴随着我愉悦的心情。看着满满一车玉米,我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5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我们都吃着香甜的水果;地里的庄稼也熟了!周末,我妈让我带我去姨妈家掰玉米。我以前从未见过玉米杆,也不知道玉米长在哪里。我没睡好,因为我以为我能自己解开这个谜。
第二天早上,在妈妈给我打电话之前,我起床了。吃完早饭,戴上我的帽子,我们出发了。大概开了半个小时的车,阿姨已经煮好玉米在门口等着了,我们提着篮子去了玉米田。我看到一大片绿色的玉米秆站在那里,叶子像绿色的丝带一样长,随风起舞,真的很美。大玉米芯斜长在玉米秸秆上,很有意思!嘿,为什么玉米芯上的胡子有这么多颜色?红、黄、黑。阿姨跟我说,如果玉米芯上的胡子变黑了,玉米就熟了,可以掰了。哦!就是这样!我迫不及待地掰下黑胡子的玉米芯放在篮子里,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啊,秋天的田野真美!收获的感觉真的`很开心!
秋天来了,果实成熟了。
去年秋天,我在幼儿园听老师讲故事,玩游戏。今年秋天,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习知识。我也成了少先队员,胸前挂着鲜红的围巾,很惊艳。也认识了很多朋友,都很开心的学习,一起玩。
我觉得这个秋天很幸福。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6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青纱帐”早换了黄装,湿热的空气中略夹杂着成熟的气息。哦!家乡的玉米又成熟了。
挑着担子的大伯大妈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割秸秆的刀声连绵不断。玉米地里不时窜出几只惊慌失措的肥鸡,咯咯哒连滚带爬跌进地沟里。咦!难道就连这小小的生灵也想出来收庄稼吗?
在秋日的授权下,玉米地给一切靠近它的事物都披上了玉米所特有的黄颜色:草地是黄的,路面是黄的,肥鸡的羽毛是黄的。就连远处站着的那个人的脸也清晰地散发着玉米糊糊所特有的黄颜色。略走几步再看,那张玉米黄的脸逐渐清晰了。哦!原来那人是母亲,她已经在地头盼着好一会子了。
进入大学以后,我才知道想家的苦,明白原来回家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在学校里憋了好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忍不住偷空回家了一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新奇。不必说家乡收割玉米的那种忙碌的场面让人惬意,就是家中以前的那些再熟悉不过却又并不起眼的角角落落也能让人回味无穷。
见到我回来,母亲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一个上午,一家人便在一起盘算着中午要吃的菜:鸡、鱼、肉……仿佛我就是个贵宾。突然不知怎么的,看到这种热闹的场景,我又有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心中陡然增加了几丝凉意:原来本都是一家人,现在到这样客气起来了。
“有玉米糊糊吗?”我问,“要加咸菜汤的那种。”
“这孩子,怎么突然又想起要吃玉米糊糊起来了。”母亲开心的笑着,并不理会我的要求。我叹了口气,看了看远处的玉米地,不禁又想起了吃玉米糊糊的那段时期,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
那时的家,很穷。母亲和现在一样,总是为生计而绞尽脑汁。但不同的是,现在母亲算计的总是怎样使饭菜更为可口,而过去她每天都要想的是今天怎样的吃法才能节省大米。那时家中唯一能够大量填补大米不足的替代品恐怕就是玉米了。烧滚的水,只需要放上那么一小碗玉米粉就变成了一锅香气扑鼻的玉米糊糊了。但与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点不同,玉米糊糊对于那时还小的我来言,简直就是一碗散发着异香的毒药,实在不能下肚。为了向我们兄弟俩“推销”她的玉米糊糊,母亲总是不断给玉米糊糊变着花样。于是,玉米锅巴糊糊、玉米山芋糊糊、玉米咸菜汤糊糊等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便不断推出“市场”。但无论怎样,我对那玩艺就是不敢恭维。
明着抗议是行不通的,母亲丝毫不会为我们近似哀求的抗议声所打动;暗着抗议(拒食)更不成,除非你想讨打。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吃“百家饭”是可以的。但一句话,不论在家里还是在人家吃饭,肚子一定要是饱的。在家里有什么你就要吃什么。这种“强权”曾经让弱小的我感到好委屈,不过现在想来,那些事是十分有趣的。意识中,我总觉得那时的家才叫真正的家。
唉!其实最美好的时光往往就存在于过去,但可惜我那时不懂得珍惜。惟有残余的回忆供自己漫漫回味罢了。
2024年掰玉米作文篇7
又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了,今天艳阳高照,真是掰玉米的好日子。爸爸妈妈和我带着弟弟来到乡下,来到我外婆的田地里掰玉米。
一到玉米地就看到一株株的玉米像装满手榴弹的战士,昂首挺立,今天就让我做个拆弹专家吧!我先轻而易举地掰了一个大玉米,真是旗开得胜,可我没掰几个就觉得自己腰酸背痛汗流浃背,手臂好像吊了大铅块一样沉重。全身都快崩溃了,只好躺在车上休息,一个人闷闷不乐。
“喂!”“哈哈!”表弟这响亮的叫声把我吓得灵魂魄散。表弟把他自己掰的玉米拿到我面前炫耀。我一看,哎呀,这些玉米都还没成熟呢!说:“这些玉米还没成熟呢,没成熟的'玉米不香,你要看玉米的须是深褐色的那才是成熟了的。”表弟低下头惭愧地说:“知道了,你和我一起去掰个大玉米吧!”正巧,我的力气又恢复了,连忙答应;“好的。”回到田里,我们掰了好多大玉米。
我们满载而归,晚上品尝到了自己掰的玉米,觉得这玉米比买的好吃多了。